在警营开放日活动中,民警向群众展示盗版图书,以增强公众对盗版图书危害的认识。通讯员 吴震东 摄
民警在校园周边开展专项检查。通讯员 吴震东 摄
“从网上购入的图书材料,价格竟远低于市场价!”这看似寻常的消费,却牵出了一起横跨18个省市的盗版大案。历经7个月、横跨18个省市,陕西警方成功摧毁一个集制版、印刷、批发、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犯罪网络,缴获盗版图书1.1万册,查获盗版电子印刷版3个,为相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4月22日,西安市公安局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五大队大队长张峰介绍了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
2024年2月27日,西安市公安局打击侵权盗版暖心警务会客厅接到企业举报称,有人低于市场价格在网上销售某系列盗版图书,请求警方对此进行严厉打击。接到线索后,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对嫌疑人组织架构、活动轨迹、资金流水、物流记录等进行追踪侦查。“犯罪团伙十分狡猾,他们在印刷、销售、运输、交付等环节均通过网络联系,利用电子支付交易,再以物流快递形式配送,形成了一个全程非接触的犯罪网络体系。”张峰说。
专案组针对这一情况,迅速从网店平台入手,最大限度研判团伙组织、获取落脚点位、查实流通渠道。由此,该犯罪链条轮廓初现,嫌疑人身份也得以确认。
鉴于该侵犯著作权犯罪涉及面广,存在跨地域作案、团伙成员复杂、证据固定难等特点,专案组并没有急于对嫌疑人进行抓捕,而是制定了侦查方案和案件研判报告,确保把案件办成铁案。
其间,为追寻突破口,专案组收集涉案人员电子数据2.7万余条,同时对网络架构、运营模式、窝点分布和资金往来等情况进行证据固定,为实现全链条打击奠定重要基础。
“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很多盗版商家是按需进行印刷,当天订当天印当天发,实施抓捕时往往很难找到大量盗版书籍。”公安碑林分局治安大队民警严琛介绍。相比于传统盗版图书售卖,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盗版图书更具有交易隐蔽性强、销售范围广、数量多和真假混卖、证据难以固定等问题,使得防范和打击盗版面临诸多困难。
为进一步摸清窝点位置及涉案人员背景,专案组在前期侦查固定证据的基础上,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优势,相继派遣7个侦查小组60余名警力,以网上研判、网下侦查的方式进行布控,确保抓捕顺利。
2024年3月28日,公安碑林分局组织治安大队及辖区7个派出所,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抓获该案主要嫌疑人张某、王某等8人,捣毁仓库窝点3个,查扣涉案盗版图书1.1万册,一举摧毁这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大肆销售盗版图书的犯罪网络。
根据主要嫌疑人张某供述,专案组民警历经数月的研判、侦查、取证等工作,于2024年9月10日奔赴外地,分别将涉嫌制作、印刷盗版图书的嫌疑人叶某、潘某抓获,捣毁制售窝点1处,并在潘某所在的印刷厂办公电脑中查获盗版电子印刷版3个。
嫌疑人在大量证据面前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据办案民警介绍,这套正版图书售价通常在58元,而盗版图书在网上的售卖价格为28元到30元不等,成本仅需12元,可观的利润空间使嫌疑人产生了不法念头。
2024年10月31日和2025年1月17日,碑林区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分别对被告人进行一审判决。
“盗版图书不仅损害企业利益,更危害青少年健康。公安机关对侵犯著作权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侵权盗版图书的行为。此案的告破,不仅为企业挽回了损失,更净化了图书市场环境。”张峰说,“我们也提醒广大群众在购买图书时,要支持正版,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健康的版权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案件侦破后,该正版图书呈现出极为显著的销售增长态势。据企业反馈,截至目前销售额增长高达400余万元。(群众新闻记者 马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