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路口,和城市街头无数个路口一样,人来人往,车流如织。这是魏宁工作的地方,34年,数不清的白天黑夜,他一直守在这儿。
4月16日,天色渐黑,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与北长安街十字路口,魏宁穿着警服跑前跑后,忙着疏通车流、引导行人。
魏宁是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长安大队执勤一中队负责人。自打1991年穿上警服的那天起,他就像一枚“钉”,牢牢把自己“钉”在马路上……
“钉”的硬度
“交警工作要干好,眼疾手快腿要勤。”1995年,当22岁的魏宁第一次把这几个字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时,他还不知道,这几个字会成为他今后30年工作的座右铭。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1996年,为了提高指挥手势的精准度,魏宁自创“吊砖训练法”——手腕绑绳、下端悬挂砖块,每天两小时定型训练。这套看似简单的训练方法,让长安大队连续12年包揽支队手势比武冠军,他带出的徒弟也多次在比赛中摘得“标兵”称号。在魏宁看来,交警的手势不仅是交通指令,更是城市文明的“无声语言”。
“每次一有事故发生,魏宁都火急火燎地奔着去!”同事温新峰说。
2020年7月2日,西安市长安区下了一场大雨,西部大道与靖宁路十字积水严重。魏宁带领队员在没膝的积水中指挥交通,几个人分工有序,指挥到位,像“活标杆”一样,为车辆通行导航。
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与北长安街车流量较大,魏宁引导非机动车安全行驶,保障车辆有序通过。(资料照片)
“多亏了魏队长,他就像一幅移动的‘长安路况地图’,将每条街道的路况都刻在脑中,及时保障救援车辆通行。”长安大队执勤一中队民警李希奇说。
长安区是西安市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车流量年均增长15%。如何让道路更畅通?魏宁每天都在思考。
2021年西长安街改造期间,施工导致早晚高峰拥堵严重。魏宁经过反复调研,提出“非机动车道临时改为公交专用道+周边道路单循环”的方案。
“行得通吗?”
“会不会越指挥越乱?”
……
研讨会上,大伙儿争得不可开交,有人觉得这是个好法子,有人觉得行不通。
“咱们辖区车流多、人流多,这个方案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就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时,大队长李冰一锤定音。
紧接着,大家开始忙了起来,细化方案,优化路线,设置路标……随着方案一一落地,早高峰拥堵时间缩短了22分钟,群众投诉量下降40%。
魏宁的电脑里存着上百个交通流量分析模型。辖区每一条道路的通行特点、每一个信号灯的配时方案,他都烂熟于心。
当年的小魏,已经成了如今的老魏,但是在他的证书里面,岁月没有虚度,付出已被铭记。
在魏宁的书柜里,放着好几摞红艳艳的证书:“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魏宁已经52岁了。这几天天气好,魏宁的妻子李娜趁着周末把这些证书拿出来晒晒太阳。“这可都是我家老魏的宝贝,他看得比命还重,我可得给他保管好。”李娜一边擦着证书,一边打趣道。
“钉”的温度
如果说,专业素养是“钉”的硬度,那么,热心为民就是“钉”的温度。在魏宁的交警生涯里,他总是无私地帮助他人,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
每到秋天,雨水多,路面容易积水,进而影响车辆通行。那是2021年9月6日,雨下了好几天,长安区潏河路发生严重积水,因路段低洼,有群众被困水中。当时,有人向现场指挥员魏宁求助,称一辆黑色的轿车内有家长和两名小学生被困,车辆漂浮在水中。此时,中队民辅警几乎全部投入救援中。
西安市长安区潏河路发生严重积水,魏宁救助受困小学生。(资料照片)
得知情况后,魏宁独自蹚进积水中,把救生衣让给受困家长,自己一手一个抱起两个孩子,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事后被问及是否害怕,他说:“那时候只想着,快一秒,就多一分希望。”
不仅仅是水中救援,当交警要随时面对各种突发状况。
2025年4月8日18时,正在执勤的魏宁接到报警,称有个一岁女童严重烫伤。
魏宁立刻带人赶赴北长安街与韦曲北街十字。当时,孩子生命体征微弱,魏宁果断开启警灯、拉响警报,改用铁骑紧急送医。原本需要40分钟才能到达的路程,仅仅用时15分钟,他们最终安全顺利地将孩子送达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曲江院区,女童得到了及时救治。
这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后,感动百万网友,大家纷纷点赞:“这就是中国交警的速度。”
“钉”的承重
在同事眼里,魏宁就是一个“铁人”。冬天夜里值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夏天日头大,他和同事一天到晚都在路上执勤,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
2020年,正值“五一”前后,到西安旅游的人多,车流量较大。魏宁不敢休息,连续工作4个月未休假。为此,大队给他发出建队以来首份“强制休假命令”。
2021年5月17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魏宁突发心脏不适,被强制送医治疗。可手术后仅5天,他又悄悄回到岗位。听说这事后,大队领导气得拍桌子:“我就是绑,也要把他绑回医院!”那几天,魏宁都是躲着领导走,一天到晚都在街面上。“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真撑不住了,不用领导找人绑,我自己就回医院了。”魏宁说。
“34年,我们家没有过过一个团圆年。小孩出生他不在场,孩子高考他也没送过,家长会更是一次没有去过。刚开始,老师和同学都以为我家娃没有爸爸呢。”这些年李娜没少抱怨。
妻子虽然嘴上抱怨,但对魏宁比谁都上心。孩子上学、老人生病、家里的活、外头的事,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多亏家人的支持,我才能踏踏实实工作。等退休了,我就一天24小时围着他们转,到时候可别嫌我烦。”4月15日,说这话的时候,魏宁嘿嘿一笑。
4月21日,魏宁在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与北长安街十字路口执勤。 群众新闻记者 惠亚洲 摄
眼下,长安区西部大道与北长安街十字路口的那棵梧桐树又冒出了新芽。站在这棵陪伴了自己34年的梧桐树下,抚摸着树干,魏宁说:“树越大,越能遮阴。我希望自己能像这棵树一样,守好岗位,为所有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做点事、尽份力。”
谷雨刚过,立夏将至。在川流不息的路口,魏宁依然站得笔直,像一枚永不生锈的“钉”,牢牢钉在城市的交通命脉上。(群众新闻记者 惠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