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检察‘双进’工作开展以来,渭南市富平县人民检察院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前移至城乡社区,与全县16个镇(街道)28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对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4月15日,富平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王革在县综治中心为记者介绍基本情况时说。
“检察官同志,司法救助金到账啦!”当事人老张拿着一面锦旗来到富平县综治中心,身后是刚拆了石膏的儿子小张。父子俩眼眶泛红,连连向检察官道谢。
2023年6月的一天,老张骑摩托车载儿子小张回家途中,与一辆农用三轮车发生相撞事故,造成小张重伤二级、老张轻伤一级。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认定书,认定对方负主要责任、老张负次要责任。2024年1月,富平县法院作出民事判决,判令主要责任人向老张父子赔偿56万余元。但因主要责任人无赔偿能力,赔付迟迟未能到位。大儿子正在上大学,即将上大学的小儿子和老张又出了车祸,这个家庭一度因医疗费负担陷入困境。
2024年7月,网格员将老张一家的不幸遭遇反映到了综治中心检察便民工作站。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检察官主动上门宣讲司法救助政策,并多次与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协调。最终,检察官成功为老张一家申请到了司法救助金。
“孩子身体已经好多了,感谢检察官的帮助,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老张感激地说。2024年11月,富平县检察院对这起交通肇事案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这一司法救助案例,正是富平县检察院依托12309检察服务窗口,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的生动缩影。
在高质效办理案件的同时,富平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出了具有检察特色、区位优势和时代风采的“红韵富检”文化品牌矩阵。随后,以释法说理和解决群众法治诉求为目标的“检语润心”文化品牌也应运而生。“检语润心”是富平县检察院延伸检察服务、深化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检察主责主业,着力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发挥基层治理检察效能。办案团队采取固定、预约、即时接访等方式,不仅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确保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指导和帮助,还注重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全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法治宣传走进千家万户。2024年10月,富平县检察院获评“第三届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
入驻综治中心以来,检察服务窗口共登记接收群众信访119件,均已依法有序处理;开设“检语润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绿色通道”,依法有力保障特定群体合法权益。此外,富平县检察院依托综治“视联网”平台,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研判收集涉公益诉讼、支持起诉等案件线索52条,已移送公益诉讼检察、民事检察部门办理。
“规范化建设不是挂牌子,而是‘解扣子’。”富平县检察院检察长许军望指着综治中心墙上的群众满意度曲线图,2024年四季度线条上升了23个百分点。接待大厅的意见簿上,村民老李歪歪扭扭地写着:“以前觉得‘衙门’高,现在检察官在村头。”这或许就是对“小窗口、大民生”最朴实的注解。(群众新闻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张敏 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