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回暖,因“春困”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开车时打盹儿等疲劳驾驶现象增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近期,华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春季辖区道路交通特点,打出“组合拳”,坚决遏制春季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把牢春季道路交通安全关。
强化组织部署 夯实“责任关”
4月11日,华阴市交警大队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专注。大队领导和各中队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对着辖区交通态势分析图表热烈讨论着。“从近期事故数据看,中午时段疲劳驾驶引发的剐蹭事故有上升趋势。”一位负责人指着图表说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查找薄弱环节,梳理事故多发路段和时段。通过深入分析,精准找出交通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出谋划策。
华阴市交警大队要求全体民辅警全面提高责任意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预防胜于救援”的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事故预防之弦,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大队领导带队对辖区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推进隐患治理行动落地落实,做到排查工作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对深入推进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体民辅警统一思想、统一战斗力,加大巡逻防控力度,增强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
强化科学布警 织密“安全网”
每天天刚蒙蒙亮,华阴市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内,值班民警都会紧盯监控屏幕,分析实时交通流量,并根据天气和流量变化,迅速调整勤务安排。在重点路段,民警按照勤务模式有的在路面巡逻,警灯闪烁;有的在定点值守,密切关注过往车辆。遇到可能疲劳驾驶的司机,民警立即上前提醒。
华阴市交警大队科学安排警务,采取“天气变、勤务变,流量变、勤务变”的灵活模式,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管控力度,从严整治“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路面巡逻与定点值守相结合,把巡、防、控和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亮警灯、鸣警笛、喊话等形式提醒路面驾驶员切勿疲劳驾驶。大队联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路面巡逻制度,结合春季疲劳驾驶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中午12时至14时、夜间2时至5时这一特点,以事故多发路段、时段,重点车辆及重点违法为切入点,开展交叉巡逻,弥补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此外,大队充分依托集成指挥平台缉查布控系统、视频监控平台等科技手段,加强对辖区重点道路、交通节点的视频巡查和路面勤务指挥调度,对机动车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逾期未年检、逾期未报废定期进行梳理,及时录入缉查布控系统进行拦截布控。
强化隐患排查 拧紧“安全阀”
清晨,华阴市交警大队民警分组出发,前往辖区内施工路段、连续长下坡、急弯陡坡和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排查。在一处施工路段,民警仔细查看警示标志是否齐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这个警示灯不亮了,得赶紧通知相关部门更换,不然晚上司机看不清容易出事故。”4月9日,在排查过程中,交警认真记录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华阴市交警大队在排查过程中提醒过往驾乘人员注意交通安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抓严抓实。大队加大对“两客一危一货”、“营转非”大客车等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的管控力度,逢车必查、逢违必纠,不消除安全隐患不放行,最大限度压降重点车辆道路交通事故。
强化宣传教育 做好“传声筒”
“师傅,春天容易犯困,开车前一定要休息好,千万别疲劳驾驶。”4月11日,华阴市交警大队民警笑着对路过的司机说道。
春日的街头,阳光和煦。宣传民警在繁华路段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点,宣传展板整齐排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因“春困”引发事故的警示视频。宣传民警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春困”的危害。
华阴市交警大队充分利用执勤点、窗口单位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小喇叭”宣讲活动,依托辖区电子显示屏持续播放宣传视频,使广大驾乘人员充分认识和了解“春困”这一生理现象与交通事故的内在联系,提醒广大驾驶人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驾驶。通过“两微一抖”新媒体平台,民警及时发送“春困”安全提醒、实时发布辖区路况信息,提醒驾驶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减速慢行,全面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群众新闻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杨靖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