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持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作者:侯文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奋力书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答卷,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筑牢坚实根基,让广大家庭更好参与、更好建设、更好享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

充分发挥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社会风气“风向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要发扬优秀传统家风,从中华民族历史中丰富的家风文化、生动的家风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家风名言中,涵养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要传承宝贵红色家风,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时代新征程优秀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的家国情怀,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持家传统。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睦家庭、严格家教、端正家风,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秉持高尚的道德理念、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努力培育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充分发挥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党风政风“净化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要注重家风建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优良家风的典范学习,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引导家庭成员加强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严与爱的关系,努力创造良好家庭环境。要筑牢廉洁防线,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绷紧“思想弦”,立好“严家规”,站稳“廉洁岗”,算清“清廉账”,引导家庭成员摆正位置、摆正心态,自觉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营造“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导妻子”的家庭廉政氛围。要纠治不良风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把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整治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等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脚踏实地把既定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充分发挥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基层治理“稳定阀”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要完善关爱服务措施,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帮助解决“一老一小”实际问题;深化婚恋交友公益服务,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创新婚姻家庭纠纷多元调解服务模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以“暖心实事”提升“幸福指数”。要塑造良好社会心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有效增进个体的内在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规则意识,帮助个体在充满竞争的多元社会中求同存异,与他人和社会和谐共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发生。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和宣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广泛开展“三秦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三秦楷模”等推荐评选活动,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充分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互动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有效传播,掀起向文明家庭代表学习的热潮,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的生动实践,切实筑牢平安建设根基。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政法委)

(编辑: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