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个宝,像金子一样珍贵。”在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马步理看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智能交通体系发挥了强大作用,有力提升了交通管理效能。
积极发挥科技引擎作用 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3月28日,全省大货车交通安全管理现场会在咸阳市召开。马步理要求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健全平台运行机制,要对预警大货车驾驶人实施全量宣教,并根据违法情节、客观环境、危害后果等情形,对平台预警分级分类,轻微预警,宣传警示,一般预警,首次警告、不处罚,严重预警,要建立台账,逐一查实销号;要增强闭环管控合力,要定期研判交通态势,合理部署路面勤务,提升精准打击能力。要定期向交通运输部门通报运输企业违法预警情况,督促整改、限期治理,涉及外地企业的,要抄告属地交通运输部门,对于预警高发的高风险企业,要及时下发公安风险提示函。要将预警高发的高风险企业、车辆、驾驶人纳入精准宣教系统,制作宣教内容、搭建宣教载体、丰富宣教形式,真正让驾驶人受警醒、运输企业受触动。要针对严重预警,统筹调配警力,组织区域联动查缉,切实增强打防宣治的管控合力。
与此同时,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始终坚持运用“机制+专业+大数据”警务新模式,充分发挥“智慧交通”在改善大货车交通秩序、保障大货车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提高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精细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聚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大力推进大货车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严执法、强监管、重宣传,努力探索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多维度压降大货车道路交通事故,筑牢了道路交通安全防线;突出重点,强化路面管控,按照抓习惯养成、促养成习惯的原则,不断创新勤务模式,持之以恒加强路面严格管控;推行“四定”(即定岗、定时、定车、定人)勤务机制,做到定点和流动相结合、路面和视频相结合、人力和科技相结合,采取“路上巡、点上守、空中拍”的方法,建立全覆盖、立体的勤务模式,强化对“大货车靠右通行”工作的严格管理。“路上巡”是指通过错时、交叉、循环等巡逻方式,增强巡逻班次和巡逻密度,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点上守”是指加强道路交通综合研判,分析确定复杂易堵、违法突出、事故多发路段,针对性落实定点、定时勤务;“空中拍”是指利用交通监控设备对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通行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上网处罚;围绕“情、指、勤、督”勤务动态管理平台,接入数字电台、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警务资源,实现警务装备“看得见”、执勤警力“叫得应”、勤务部署“调得动”、指挥调度“管得住”;坚持科技驱动、科技引领、数据融合,全方位打造“数智交管”工程,推动了从“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精细化转型,大货车交通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防范,汇集多方力量,推进“大货车交通安全防御监管系统”建设,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系统建设,使辖区的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大货车通行更加安全顺畅。据统计,自2019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建设运用“321”(即班线客车、旅游包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危险路段、超长隧道)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强化“两客一危”车辆管控力度,实战运用5年来,全省“321”平台预警量下降了90%,涉及“两客一危”车辆的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8.33%和62.5%,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交管局的表扬。
智慧交管保障货车安全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在此基础上,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全省大货车交通安全管理现场会部署要求,提高站位,强化认识,时刻绷紧安全弦,用好大货车平台服务实战,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压紧压实管理责任,形成管理合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保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优化大货车平台,完善制度,切实发挥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作用,明确各级职责任务,确保平台高效运行;强化宣传,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平台教育震慑效果,通过建立过境驾驶人微信群、开设曝光台、邀请驾驶人进警队等方式,多渠道教育交通参与者,实现“处罚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开展部门联动,源头治理,及时梳理预警较高的企业和车辆,通过抄告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确保路面查处和源头治理相结合,形成风险共治、责任共担的全链条管理闭环,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治理效能,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聚焦服务保障,坚持“严重违法严查、一般违法警告、轻微违法不罚”,加大严重超载、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易肇事肇祸违法执法力度,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现场纠正后进行教育提醒;通过在货车密集通行路段增设震荡带、显示屏、标志标线等方式强化交通安全提示;分路段细化雨雾等恶劣天气管理预案,推动“早发现、早处置、早开通”各项措施落实,为群众出行提供优质服务。实时监测大货车行驶轨迹和判定是否连续行驶4小时以上,实行事前动态精准管控、事中推送安全提示短信、事后向所属企业通报的闭环管理,积极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力以赴为群众安全、顺畅、高质量出行筑起“平安堤坝”。
同时,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狠抓源头监管治理,对涉及生产加工及储运砂石、水泥、煤炭等环节的企业摸底排查,向社会公示重点货运源头监管企业,建立车辆出场台账登记制度;采取上门宣传、重点巡查、驻点监督等方式,加强教育,对在路面执法中拦检的超载车辆,做到查装货源头、查非法改装源头、查证照运单,将检查中了解的情况抄告至相关部门。组成治超专班,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白天日常严管与夜间突击整治相结合、普通公路联动与高速公路劝返相结合的方式,在重要路段、关键路口、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货车超载、非法改装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形成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
推动打防管治落实落细 保障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有效预防货运车辆交通事故,按照全省大货车交通管理部署要求,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采取源头管控、宣防结合、精准查缉等措施,主动与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组成联合执法组,深入矿山、货运物流企业召开警示宣教会,逐家签订《规范装载和安全驾驶承诺书》。同时搭建大货车智慧监管平台,在辖区矿场、砂石场、在建工地等安装视频监控和进货出货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精准掌握货车运输实载量,对超限超载车辆即时预警,并责令企业或车主当场卸载,严禁超限超载车辆驶离站场,全力消除源头安全隐患;将涉嫌严重超限超载车辆信息纳入重点车辆管控名单,加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流动巡查,对超限超载大货车实施精准查缉;利用多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超限超载的危害和后果,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根据大数据分析,梳理出高风险过境货车,对每一辆过境货车做到“见车、见人、见货”,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在路面执勤执法中,民辅警依法严查严处过境货车超限超载、疲劳驾驶、非法改装、防护装置和反光标识不符合要求等交通违法行为。
按照执法服务暖心化工作要求,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成立“洗尾亮牌”专班,通过采取粘贴“交警提醒单”、更换陈旧反光标贴、清洗场内“黑尾”货车等措施,让货车出行时“被看见”;民辅警凡发现货车车尾蒙尘的,即对其进行冲洗,对驾驶人只教育不处罚,告知驾驶人污损遮挡号牌的危害性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登记后予以放行;民辅警不定期走进物流企业、货运场、大型停车场等处,粘贴“交警提醒单”,更换陈旧反光标贴,清洗“黑尾”货车,从源头上消除污损遮挡号牌的违法行为,让货车出行时“被看见”;结合货车交通违法行为的规律特点,实行错时和延时勤务,以国省道、工业园区、周边道路、施工工地附近道路为重点,加大夜间和凌晨时段的执勤力度,严查货车超载、非法改装、疲劳驾驶、遮挡号牌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违法行为不消除不放行,形成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民辅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违法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讲解货车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和安全驾驶知识,要求驾驶人牢记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到安全文明驾驶。
在春季交通秩序整治和全省大货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打造高品质交管服务体系,推出“唤醒服务”举措,把预防疲劳驾驶作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各执法检查站,推出“唤醒服务”,消除疲劳驾驶安全隐患;依托货运车辆安全管理云平台,对进入辖区连续驾驶4小时未休息30分钟的车辆进行预警;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网上巡查”,精准指令就近警力拦截,全力杜绝疲劳驾驶;执勤民辅警对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休息不足30分钟的驾驶人提供“唤醒服务”,并采取强制休息措施,直至疲劳状态消除再放行;为执法检查站配备脸盆、毛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矿泉水,劝导有疲劳驾驶倾向的驾驶人在检查站“洗一把脸、涂一点清凉油、喝一支藿香正气水”,提振精神,缓解驾驶人的驾驶疲劳,全力预防因疲劳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
强化货车交通安全提示 营造严查严管整治氛围
宣传先行,宣教结合,全面营造整治氛围。在全省大货车交通管理工作中,宣传就是警力、就是战斗力,推行货车靠右行、超限超载、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管控措施,需要将宣传工作贯穿全程。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利用各类媒体和道路广告屏、交通诱导设施滚动播放,广泛宣传大货车安全通行注意事项和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千村宣教”交通安全宣讲活动,从加强重点运输企业及所属车辆、驾驶人源头监管入手,深入企业开展大货车通行管理的宣传教育;利用大货车驾驶人“微信群”,连续发布管控措施,实现快递传播、群体周知的效果;采取全媒体手段,集中、公开曝光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通行的车辆所有人、驾驶人名单,震慑违法行为,打消违法驾驶人侥幸心理,营造集中整治的舆论氛围;采取“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立体宣传模式,紧扣春季交通秩序整治主题主线,广泛宣传大货车严重超限超载的社会危害、整治措施及法律后果,提升整治行动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同时,主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参战,对查处的重点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由违法驾驶人现身说法,讲事实,讲危害,以案示警,切实增强货运企业、个体车主及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有效降低大货车肇事风险。同时,强化交通安全宣教,现场面对面告诫,利用大货车违法查处现场,对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告诫,以处罚、教育“1+1”组合形式,增强管理效果;深入企业“点对点”服务,民辅警每周2次深入辖区重点货运企业、场站,围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常识、典型事故案例做好宣教,检查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约谈履职不到位的负责人、通报安全风险运输企业;网络“屏对屏”宣传,依托高速公路显示屏、网络媒体、大货车微信群、危化品运输车微信群,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升大货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