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茫茫荒原”变成“绿色明珠”,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一锹土,种下的既是树苗,也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一桶水,浇灌的既是土壤,也是美丽中国的梦想。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一代又一代人植树绿化的步伐坚定不移。春回大地,万物更新。眼下,各地开展植树活动,为大自然增添新绿。
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国土绿化。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在调节气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防沙治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义务植树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受到高度重视。义务植树作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含义。
守护绿水青山,新的发展机遇。绿色,是新发展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持之以恒,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美好生活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以前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绿色,是亿万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止于经济,还在于舒适的人居环境、普惠的生态产品,生态环境在群众心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推动生态持续向好,让发展更有后劲,为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筑牢底色。
形成广泛共识,凝聚最大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精神传承需要代代相传。弘扬塞罕坝精神,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凝聚起亿万人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磅礴力量。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让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我们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向着建设绿色家园的美丽梦想拼搏奋进。
建设绿色家园,人类共同希望。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取得明显进展。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同世界各国开展环保交流合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合作局面。既要做好碳排放的“减法”,也要做好“扩绿”的加法,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