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雁塔法院:类案云智审 科技来赋能

作者:刘鸯 王乐

“我按照操作手册操作就行,即使出错也会有提示,平台工作人员会及时解决,不用在立案窗口抽号排队立案,确实方便多了。”9月2日,说起此前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的立案过程,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艳赞许有加。

吴艳作为某银行代理律师,通过雁塔区法院金融类案智审平台,一天内连续上传了84件金融借款合同起诉书。两天后,吴艳就收到了立案审核通过的通知信息。

全流程线上操作、电子送达精准及时、及时了解诉讼进展……点点鼠标、敲击键盘,打开雁塔区法院金融类案智审平台,按页面模块点击,在这里,金融纠纷可以实现一键收案、一键立案、一键分案、一键送达、一键文书生成、一键结案“六个一键”。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雁塔区法院率先迈出了一步。

“传统立案流程耗时长、效率低,金融类案件多是批量案件,这给金融机构和当事人带来了诸多不便。”雁塔区法院速裁庭庭长何燕坦言。

雁塔区是西安市金融机构相对密集的区域,金融纠纷案件数量庞大且复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0年10月,雁塔区法院将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部署上线了金融类案智审平台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互联网技术,全程线上快速、批量、智能解决涉金融纠纷,有效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

“法官可以一次性批量同步处理500起案件,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耗时。”何燕介绍,这个平台实现了抓取诉讼信息、回填信息、立案、排期、生成裁判文书、报送结案等10项程序的自动化处理,以及批量立案、分案、移送等8项工作批量化操作,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案件审理周期从之前的90天缩短到了20天。

“我们是通过智能化机器人代替人工去立案,平台操作步骤简洁明了。”该平台运营工作人员陈强说。用户注册后提交相关信息,待审核后,就可以填写纠纷基本信息、上传案件信息表及证据文件夹,最后再自审,确认信息无误后就完成了立案。

“律师要经核验才能进入平台,不仅确保了律师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也保障了委托人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吴艳说,“立案后,我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关注案件动态,了解案件最新进展,也便于和法官沟通。”

作为代理律师需要注册账号并提交资质证明及委托书,经过严格审核后,方能与企业关联并操作提交立案申请。“这保障了平台的数据安全,确保每一起案件提交均有合法依据及完整手续。”陈强说。该平台上线以来,已有165家金融机构入驻,涵盖了银行、金融公司等相关企业。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不仅限于金融纠纷,还根据案件量逐步扩展到物业纠纷、供暖纠纷等案件,为更多类型案件提供了智能化立案方案。何燕说:“这个平台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自动提取案件信息,生成法律文书,能够减少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工作量。”

金融机构的代理律师只需在办公室操作电脑,就可以上传案件材料,完成立案申请,整个过程快速便捷。同时,该平台不仅支持电子送达,还支持邮寄送达追踪,确保了法律文书的及时、准确送达。“对当事人而言,只需要按照通知参加调解或庭审即可。”陈强说。

雁塔区法院金融类案智审平台的成功运行,是科技赋能司法实践的生动体现,不仅提升了司法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让审判质效再上新台阶。据统计,截至8月31日,雁塔区法院通过该平台化解金融纠纷案件31898件。

“我们仍在不断优化平台系统的功能和技术,希望能为更多类型案件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司法服务效率。”何燕说。(记者 刘鸯 实习生 王乐

(编辑:翟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