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公安 > 警方在线

铜川公安新区分局:“小记分”发挥“大作用”

作者:李成龙 武瑞

为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纠治民辅警日常轻微违纪违规行为,教育引导全警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铜川市公安局新区分局于2023年11月制定出台《民辅警轻微违纪违规记分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督察职能,用“小记分”管理队伍,实现了民辅警自觉自律意识的全面增强,强化了队伍纪律作风养成,有效助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该分局党委清醒认识到队伍中存在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小问题,影响着队伍管理和公安工作。按照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思路,对民辅警出现的轻微违反纪律或规章制度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顽瘴痼疾,分局党委不等不靠,认真研究,多次召开所队长和民辅警座谈会,集全警之力,反复修改,多次征求意见,几经修改完善,2023年11月《新区分局民辅警轻微违纪违规记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

《办法》主要对民辅警在接处警、值班执勤、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日常工作中易发生的14个方面27项轻微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记分管理,通过督导检查、投诉核实、上级通报等方式,发现民辅警日常轻微违纪违规行为,每季度通报一次记分情况,及时警示教育全体民辅警,提醒单位强化队伍管理工作,并将记分结果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表彰奖励相挂钩。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民辅警日常轻微违纪违规行为,对所记分值进行了科学设置,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民辅警,实行捆绑记分,层层压实责任。记分分值作为民辅警评优评先、晋职晋衔(层级晋升)、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办法》的实施解决了五个方面实际问题:一是解决了常态化督察中发现轻微违纪违规行为的问责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二是突破事后督察问责的惯性管理模式,转向更加突出教育警示为主、处罚为辅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三是小错误折算大成本,通过将记分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奖惩和晋职晋衔(层级晋升)挂钩,加大了违规犯错成本;四是单位内个人记分累计达到一定分值,向所在单位下发队伍管理意见函,单位记分达到一定分值,通报给分管局领导,有利于“一岗双责”的有效落实;五是促进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进一步约束了民辅警日常行为规范,增强了遵纪守规意识,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该《办法》自2023年11月实施以来,分局共开展现场督察40余次、暗访10余次、核查群众举报投诉50余起,发现纠正问题23个,3个单位23人次被记分,下发通报2次,民辅警在接处警、值班执勤、服务群众等方面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了60%,执法办案方面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了80%,在分局内部形成了良好的自律氛围,有效遏制了轻微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民辅警的日常行为,提升了民辅警的纪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公信力,民辅警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行为边界,从而在工作中更加专注和高效。

《办法》实施后效果如何?

“派出所主要面对老百姓之间的琐事,小问题,常会引来大麻烦,《办法》实行以来让民辅绷紧严守纪律这根弦,纠正一些民辅警够不上违法违纪、但又小错不断的违规行为,促进整个队伍进一步提升作风形象、执法执勤能力和核心战斗力”正阳路派出所所长王俊说道。“看似束缚,其实是一种提醒和保护”派出所民警郭伟康说,“平时忙起来会忽略很多细节,有《办法》的时刻提醒,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群众的投诉也就少了”。“办法实施以来,全局违规人次逐渐下降,规矩意识明显提升,队伍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纪检室主任崔赜说。

《办法》的出台,是铜川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公安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创新。它不仅提升了公安队伍的纪律性,在破案打击、规范执法、服务群众等方面起到了提质增效作用,为公安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分局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列前三,特别是“冬春、夏季”等专项行动中,各项公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李成龙 通讯员 武瑞)  

(编辑:樊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