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检察

渭城检察:知民意解民忧 践行“枫桥式工作法”

作者:郭冰馨 郭朝霞 崔婧文

2023年,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践行“枫桥式工作法”,立足控申职能,将检察服务触角延伸到人民群众需要的每一个角落,抓实信访维稳,积极为平安渭城做贡献。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应”。渭城区检察院不折不扣落实最高检“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的要求,2023年接待群众信访132人次,通过信访信息系统2.0受理群众来信10件、来访45件、来信9件、来电25件,共计90件。其中,转民事行政检察部门3件,其余87件为控申部门自行办理,严格落实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两项指标回复率均为100%。

司法救助暖民心。该院深入推进最高检国家司法救助专项活动,除了对四类重点救助人群的救助工作外,切实帮助因遭受犯罪侵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妇女,协同妇联加大救助帮扶力度,深挖救助案源,不断提高司法救助质效。2023年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41件,救助41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15.7万元,同比增长215%。对于重点人群的救助,指定检察官优先办理,高效能动履职,制定了针对困难妇女群体的专项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共办理涉及困难妇女司法救助案件18件18人,发放救助金7万元,为涉案困难妇女群体撑起司法救助“暖心伞”。

领导包案,化解群访矛盾。通过院领导接待群众、释法说理、协调解决合理诉求等工作,坚持“谁包案、谁负责”,切实发挥好“头雁效应”,全面履行领导包案首次信访工作职责。2023年以来,领导包案化解矛盾疑难信访案23件,其中包括4件立案监督,3件民事监督,3件刑事申诉,并成功化解了一起群访申诉案,及时帮助当事人纾解心结,实现检察办案与化解矛盾同频共振。

坚持应听尽听,释法说理纾解群众心结。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通过上门听证、简易听证等方式,倾听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共对3案开展听证。听证员以“第三方”身份向信访人答疑解惑、心理疏导,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让信访人解开心结、法结、情结,息诉罢访。

践行“枫桥式工作法”深化“双进”工作。认真践行“枫桥经验”,积极落实“双进”工作要求,持续优化12309检察服务功能,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线下进驻综治中心,线上进驻城乡社区的全面覆盖。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学校、企业等系列宣传23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排查解决矛盾纠纷线索50余条,积极构建“检察+网格”“检察+综治”的工作模式,推动检察触角延伸,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12309检察服务中心”知晓率。渭城检察院聚焦控申职能发挥,用好宣传媒体,提升群众对“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知晓率。2023年以来,共有25篇宣传稿件被检察日报、西部法制报、省市院新媒体平台刊发。依托该院“4+N”品牌项目,形成的“三坚持、三提升”工作机制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郭冰馨 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崔婧文

(编辑: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