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咱们这个‘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解决纠纷真是方便,我们前脚刚达成调解协议,后脚就可以直接司法确认,拿到了有法院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烦心事解决了。”12月20日,在商南县某酒店务工的王某接到回访电话,对着电话那头的商南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工作人员说。
2022年至2023年,王某等10余人在商南县某酒店务工。因经营困难,该酒店难以发放工资,王某等人多次催要,酒店拒不支付。11月20日,王某等人将该酒店起诉至商南县人民法院。法院经审查认为,该纠纷适宜诉前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院将案件推送至商南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由诉调对接工作室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员的努力下,11月22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握手言和。
如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纠纷化解需求,成为检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试金石”。近年来,商南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1+N+5”模式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个中心——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我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承担了‘访’‘调’‘援’‘诉’等功能。”商南县综治中心主任贺丽介绍,商南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邀请法院多元解纷对接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警调对接中心、“148”法律服务所共同入驻,并融合吸收了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人民调解协会、个人调解品牌室等力量。该中心选聘了78名人民调解员,抽调23名重点行业部门工作人员,开设13个常态化服务窗口,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能解万般事”。
12月20日下午,在该中心二楼的“理全调解室”,12月初刚退休的民警朋理全正在劝解着一对因感情纠纷到中心寻求帮助的夫妻。为群众化解纠纷、排忧解难,已成为朋理全退休后的常态。
我虽然退休了,但是凭借多年工作经验,能继续发挥余热帮助大家,是我最大的幸福。”朋理全说。他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成了“理全调解工作法”: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尽心,一听、二劝、三调、四和,真正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解决忧心事、烦心事。
不仅有“理全调解室”,该中心还设立了“有理大家评”“老汤调解室”“五老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基层调解组织触角得以延伸,调解效率不断提高,调解效果不断增强。
N方力量——
“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衔接
今年10月,香水湾小区业主窦女士因欠商洛市某物业公司物业费540余元,被该物业公司起诉至商南县人民法院。
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该纠纷由商南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交办至商南县房产管理中心开展诉前调解。如果调解不成,纠纷将会被移交至商南县法院立案。诉前调解过程中,商南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房产管理中心、县“148”法律服务所、城关街道办、文明路社区共同参与,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窦女士将拖欠的物业费于11月17日前结清。
这起纠纷的化解是N方力量“一揽子”调处的缩影。
商南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有效整合信访、行政、政法、人民调解、社会组织等调解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云驻等形式,深度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增强调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该中心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全链条”衔接联动,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五调联动——
纠纷早化解矛盾早处置
11月2日,80多岁的余先生与儿女因赡养问题发生纠纷向该中心求助。余先生的问题被受理后,中心将纠纷分流至二楼“148”法律服务所,由调解员组织调解。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当即到三楼诉调对接中心申请出具法律文书。
“诉调联动是由法院与该中心建立的衔接联动机制,对诉前、诉中适宜通过调解解决的婚姻家庭、继承养老、侵权维权等纠纷,移送至中心进行调解。”商南县法院立案庭庭长、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徐铭雪介绍,该机制实现“诉前分流、收案调解、司法确认或转入诉讼程序”诉调双向衔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诉、成访之前。
除此之外,该中心还与信访部门建立了访调联动机制,通过排查信访事项,将信访纠纷早化解、早处置;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政调联动机制,通过与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环境保护等所属重点行业联动,对政策法规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实现专业化高效化调处;与公安机关建立警调联动机制,高效化解公安机关在接处警中受理的民间纠纷等;与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援调联动机制,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便捷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节约当事人维权成本。
“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力量资源、集成多元手段、大胆实践创新,扎实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努力实现信访总量下降、矛盾纠纷总量下降、诉讼案件总量下降、万人成讼率下降,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商南县委书记徐江博说。(记者 李煜 王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