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检察

汉台区检察院让“汉之枫”在天汉大地绽放璀璨光芒

作者:唐松 记者 张大鹏

近年来,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持续聚焦民生热点,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条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履行民事支持起诉检察监督职责,聚力打造“汉之枫”民事支持起诉检察品牌。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代表汉中、汉台 ,“之”与“支”同音,代表民事支持起诉检察职能,“枫”寓意运用“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驱散阴霾、守护公平、燃起希望。

敢于探索,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在汉台区检察院511办公室的墙面上,挂着一幅群众送来的锦旗,这面锦旗代表了群众对该院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充分认可。

2020年6月的一天,农民工老张一行10余人来到汉台区检察院,经了解,老张等人在汉中某酒店打工,然而该酒店一直拖欠员工工资,多番讨要无果后,老张一行人来到检察院,请求检察院帮助他们讨回工资。

面对该案存在经营管理缺乏相关市场规范、未签订劳动合同、负责人避而不见的工作僵局,汉台区检察院民事支持起诉办案团队坚持“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历时3周,前后5次深入该酒店进行调查取证,逐一核实数十名员工工资发放记录,夯实了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基础。在联系到该酒店法定代表人后,检察官对其耐心释法说理,通过庭前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老张等人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是汉台区检察院办理的第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先后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获得了群众充分认可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坚定了支持起诉办案团队的办案信心。

稳步推进,强化检察为民责任担当。

“实际生活中,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职能有其现实需求,但该项工作存在群众知晓度不高,案件线索匮乏的问题,如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事支持起诉品牌是我们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汉台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宏敏说。

2020年8月,汉台区检察院积极走访法院、司法等部门,了解弱势群体维权现状及需求,鼓励相关单位积极向检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引导弱势群体依法维权,并与上述部门会签《民事支持起诉领域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率先在全市范围内从制度层面规范受案范围、线索移送、办案流程等内容。

2021年3月,汉台区检察院办理一起追索扶养费支持起诉案。申请人马某为精神残疾二级,身患多种疾病,无收入来源,其丈夫赵某拒不支付扶养费。受理该案后,办案团队迅速到当地了解情况,与在外打工的赵某取得联系,告知其应负的扶养义务。考虑到马某情况特殊,办案团队决定上门开展听证。面对主动上门的检察官,马某代理人马母哭诉了女儿多年来生活的酸楚,办案人员耐心劝慰开导,逐一回应其诉求和疑问,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决定对马某追索抚养费纠纷支持起诉。后经法院判决,赵某按月支付马某扶养费,马某的生计终于有了着落。

进而有为,助推支持起诉行稳致远。

汉台区检察院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新模式、新举措,在品牌建设的引领下,在做好追索劳动报酬等传统领域案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覆盖面,将案件类型扩展到教育合同培训费、预付卡纠纷等领域。

2020年1月,网约车司机张某某先后在某信息公司公众号上购买面额为100元的加油券25张,张某某使用2张加油券后,某信息公司以各种理由停止加油券使用,并于9月彻底关闭互联网使用平台,张某某多次申请退款失败后,先后通过多方投诉均未解决纠纷。2022年9月,汉台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经询问当事人、核实交易记录、查询企业信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向区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审理期间,汉台区检察院与法院共同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某信息公司向张某某退还现金余额1980元。该案后被陕西省检察院评为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

2023年以来,汉台区检察院主动将支持起诉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建立“支持起诉+促成和解”一体履职模式,从预防潜在纠纷、化解已有矛盾、减少进入诉讼方面贡献检察之智。联合区总工会设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站”,聚焦欠薪讨薪群体纠纷定分止争。在《实施办法》前期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扩大参与基础,与14家单位继续完善该机制。汉台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习该文件,要求“府检联动”,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形成以“我管”促“都管”的工作格局,“汉之枫”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案例相继入选省、市级典型案例,该院民事支持检察部门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优秀集体”“汉中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汉之枫”不仅仅是一个支持起诉品牌,更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的期待。汉台区检察院将继续发挥“汉之枫”支持起诉品牌效应,扎根天汉沃土,承枫桥之智、行法治之力、聚检察之光、护公平正义。 (唐松 记者 张大鹏)

(编辑:翟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