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重点创”带动“全面建”

——榆林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综述

作者: 加维宏 张建伟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榆林市健全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布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重点创”推动“全面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高效能治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全面建”高位推动强部署

基层治理工作伊始,榆林市委、市政府就坚持高位推动,出台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榆林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榆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成立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将“市域社会治理助推平安榆林”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十四五”规划专章进行实施,建立了“党委+政府+专家智库+社会组织+群众+互联网”的“六位一体”市域社会治理机制。

8月22日,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建设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以防范负面清单事项发生为底线,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期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

据了解,试点开展以来,榆林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社会治理试点创新,加强法治榆林建设,持续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市委政法委建立了“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工作制度,分解试点工作任务,倒逼各县、市、区和牵头部门紧扣目标任务抓落实。

坚持“重点创”精准施策破难题

“感谢社区干部帮我们300多居民解决了用电问题,也感谢巷长及时反映我们的问题和诉求。”榆阳区崇文路街道寨城庄社区兴旺巷的居民对社区书记张杰说。

今年以来,崇文路街道推出了“五级五长·六员服务”末端精细化治理方式,以7个社区、64个网格为基础单元,围绕辖区45个小区、24个平房片区、2个商圈市场、1180家门店、6条主干道、508条小巷道,细化服务范围,明确服务对象。群众和商家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拨打责任人联系电话即可反馈。崇文路街道是榆林市扎实推进“五级五长制”落地落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榆林市全面推行“五级五长制”,在楼宇小区、平房片区、商业街区、移民搬迁区和农村,组建片长、社区(村)长、网格长、楼栋长、楼层长“五级五长制”。目前,全市3134个楼宇小区、3062个平房片区、3506个商业街区、29个移民搬迁区、7766个农村落实了“五级五长制”,组建“第四长”队伍3.3万余人、“第五长”队伍10.9万余人,为群众办实事6.1万余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6万处,化解矛盾纠纷1.3万余件。

坚持“立体控”齐抓共管护平安

行走在榆林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市民都能见到警察、警车、警灯。“三见警”是榆林公安机关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榆林市常态化落实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警力上街面、警车上路面要求,规划巡防区75个、必巡线路153条、必巡点567个。同时,榆林公安机关整合交警、巡特警、治安、属地公安机关警力,优化设置主城区6个公安警务站和27个交警执勤站点位,加大步巡频次,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

榆林市还建立了重点人群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制度,采取信息研判、帮扶救助等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建立完善动态摸排工作长效机制,确定服务管理层级,完善工作档案,落实帮扶救助等责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为重点人群提供帮扶救助1.2万余次。

签署并交换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创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平安圈协议书》;5省(自治区)8市31个县(市、区)政法机关主要负责人聚焦影响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区域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共商加强区域平安建设之计……这是2020年11月27日,由榆林市倡议并主办的第一届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平安建设工作协作交流会取得的成果。

在深化陕甘宁蒙晋平安共创协作机制方面,榆林市提出并实施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平安建设协作机制,与毗邻的7市在警务、信息网络、道路交通、社会治理等领域建立14项协作制度,初步建立了“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平安联创、社会共治方式。

坚持“考评严”夯实责任抓落实

榆林市对县、市、区市域社会治理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对法检公“三长”实行履职情况考评;对工作滞后的,通过综治警示、黄牌警告、挂牌督办等方式追究责任……     

榆林市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榆林市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市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考评体系,对县、市、区市域社会治理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对法检公“三长”实行履职情况考评,对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分类考核。榆林市对各县、市、区进行公众安全感调查,对工作滞后的,通过综治警示、黄牌警告、挂牌督办等方式,严格追究责任;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晋职晋级实施“综治工作鉴定”办法的通知》,对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管理范围内的干部拟提拔任职或平级转任重要岗位的,进行平安建设(综治)工作情况鉴定。今年以来,榆林市制定了《关于市级包联指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3个包联指导组和6个专项督导组实行包联指导,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加维宏 记者张建伟)

(编辑: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