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家住安康旬阳的郑先生接到一名“警察”的电话,称郑先生因涉嫌诈骗200万元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要求他向公安机关缴纳保证金从而结案。郑先生信以为真,便前往银行,准备将自己的103万元存款全部转给对方。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立即报警,经过警方劝阻,郑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旬阳市警银联动成功劝阻的这起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是安康市开展全民反诈工作、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真实写照。
今年1月至6月,安康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35.5%,损失同比下降13.9%,抓获嫌疑人同比上升300%,破案同比上升10.9%,全民反诈工作实现“两降两升”的良好态势,“严打精防实治”效能显著提升。安康反诈经验先后被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省联席办推介。
全民反诈持续升级
“不要网络贷款,共和村一村民因网络贷款被骗26000元”
“小心冒充客服退款诈骗,街道一居民被这样的方式诈骗40000元”
……
7月21日,记者走进紫阳县红椿镇,以群众身边真实案例为内容的反诈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红椿镇整合防范资源,明确防范责任,坚持“党政+部门+公安+群众”四维一体反诈工作法,让红椿镇实现了连续600余天电诈案件零发案。
红椿镇的四维一体反诈工作法,是安康市落实“四级书记抓反诈”工作机制、创建“无诈镇办”、推动全民反诈工作提质升级的缩影。
今年以来,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市长王浩多次开展反诈工作调研指导,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范永斌与各县(市、区)签订涉诈重点人员管控责任状,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广东对重大事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各县(市、区)委书记牵头制定完善本辖区全民反诈工作考核细则;各镇办一把手牵头创建“无诈镇办”,创新推出“反诈积分超市”等一批鲜活经验;各村(社区)书记组织人员逐户逐人开展反诈宣讲,常态化召开防诈“院落会”,一系列措施让安康市全民反诈氛围日益浓厚。
打防并举成效显著
“汉滨区高井村有群众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请立即进行电话联系并安排见面劝阻,防止群众上当受骗。”
7月10日,安康市反诈中心预警平台推送了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高危预警,平台显示该群众与骗子通话时间长达3852秒。反诈中心民警及时进行电话预警并发送预警短信,但机主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民警立即将预警信息推送到汉滨区反诈中心,要求辖区民警上门劝阻。民警在高井村一出租屋找到机主时,其正准备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因处置及时,汉滨公安为群众挽回损失十余万元。
安康市公安局始终将反诈中心建设放在首位,确保人才集聚、手段集成、管理规范、能力突出,实现以“专业”打“职业”。坚持精防降案件,针对当前高发的刷单返利、虚假贷款、虚假投资、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手法,采取“技防+人防”“民辅警+网格员”“铁脚板+婆婆嘴”等措施,会同村组、社区等基层组织,对高危受害人逐一见面劝阻,织密防范网络。坚持智防提效能,强化科技支撑、技术反制,完善快速止付冻结机制,加大追赃挽损力度。聚焦提供信息来源、作案工具、技术支撑、转账洗钱、组织偷渡等帮信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大案攻坚,持续发起集群战役,深入侦查追踪,集中统一收网,始终保持进攻势头,确保打出声威、整出实效。
今年以来,安康市电信网络诈骗预警中心利用市级自建预警平台及上级平台,对潜在受害人发送短信预警34.8万人次,其中高危上门预警17.5万人次,止付9322笔3.23亿元,冻结963笔7154.3万元,组织线上线下资金返还仪式27场1500余万元。
源头治理巩固深化
“第546天零发案。”7月19日晚,石泉县公安局曾溪派出所所长宋琳在当天的反诈日记中写下了这句话。
从第1天到第546天,辖区每实现一天无电诈案,宋琳就习惯性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石泉县探索创新“三单定责、三督推动、三防强基、三打提效”的“四个三”全民反诈工作法,让反诈取得了明显成效。石泉县有5个镇和153个村(社区)实现零发案,零发案镇占比45.5%,零发案村(社区)占比93.3%。这是安康市持续推进反诈源头治理的具体成效。
安康市持续深化部门主体防范职责,安康市委平安办、市联席办牵头抓总,推动建立市县联络群14个,明确市级部门反诈联络员、宣讲员85名,设立“全民反诈”党员先锋岗365个,明确发案动态预警通报机制,覆盖全民常态化开展反诈宣讲,确保实现系统内部零发案、关联人员全覆盖、服务对象不遗漏。
此外,安康市持续深化关键行业治理,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推进涉诈“资金链”治理。各商业银行紧密依托警银绿色通道,排查风险账户463万个。安康市工信局联合三大运营商深入开展涉诈号码技术反制,推送防诈公益短信600余万条。安康市委网信办建立互联网站“红、灰、黑”三色动态化管理机制,检查、培训和约谈属地网站21家(次),清理不良信息150余条,封停账号11个,下架违规专栏3个,坚决斩断黑灰产业链条,铲除犯罪滋生土壤。(记者陈洪钧 通讯员周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