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杨凌地震波及,安康高新区西康高铁在建隧道发生坍塌事故,有人员被困……”
4月20日15时35分,陕西消防总队下达的救援命令,紧急调集安康支队轻型地震救援专业队60人前往隧道“事故”坍塌现场救援处置。即刻起,“三秦使命-2022”地震暨隧道坍塌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安康分演练场正式拉开帷幕。
演练灾情设定为陕西杨凌示范区胡家底村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安康市多地受灾,其中高新区西康高铁在建隧道发生坍塌事故,有人员被困。
该支队接到调度命令后,安康支队立即组织“一部六组”及相关人员召开灾情研判会,通报灾情、研判形势,同时立即启动地震救援响应预案,火速集结支队轻型地震救援专业队共计9车60人、携带1000余件套器材装备和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第一时间奔赴“事故”现场,应急通信、战勤保障、战地政工、新闻宣传等分队遂行出动,同时协调医疗、通信、交警、电力等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协助。
“全力完成好此次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
“出发!”
临出发前,支队进行斗志昂扬的战前动员,随着一声令下,16时30分,队伍出发向“事故”现场挺进。
经过1小时、40多公里的乘车奔袭,队伍到达位于“事故”现场3公里外的集结点,由于“地震”造成前方道路、桥梁严重损毁,救援车辆无法通行,救援队只能选择徒步行进方式向“事故”现场集结。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队伍立即携带器材装备及保障物资,前后呼应,有序行进,徒步3公里后到达最后的集结点后,战勤保障人员在指定区域清理出宿营地,做好防疫消杀,搭建帐篷,点验器材。现场指挥部立即根据前突分队反馈的侦查情况,会商研判,详细制定救援方案。
21日凌晨1时17分,此时已是深夜。但“三秦使命-2022”地震暨隧道坍塌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安康分演练场的宿营地依旧灯火通明,前方指挥部帐篷里的电话声、讨论声、键盘敲击声、消息提醒声此起彼伏,作战指挥员们正在为高新区西康高铁在建隧道“坍塌”事故的详细救援方案忙碌着……
7时20分,前方指挥部接到总队最新调度指令,要求救援力量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就在我身后隧道内100米处,已发现有3名人员被困,目前,安全员和结构专家正在对隧道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即将开展救援……”9时56分,前方报道员传来最新救援消息。
据介绍,救援力量达到现场后,立即分成探测、破拆和营救三个小组开展营救工作,通过人工搜索、犬搜索及雷达生命探测仪对灾害现场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搜寻,最终锁定被困人员位置和人数。
锁定被困人员位置后,救援人员利用铁锹、工兵铲等工具进行人工巷道掘进,支撑组人员利用木方对支撑构件进行制备,对倒塌的建筑结构进行支撑和加固,建立稳固营救通道;破拆组利用专业装备进行狭小空间破拆作业;医疗救护组携带急救医疗器材和药品,在救援现场严阵以待……
“注意!注意!人出来了!人出来了!”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救援,3名被困人员全部被成功救出。据现场医护人员介绍,被困人员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清晰,身体有不同程度的外伤,随即将转运至最近医院进行“救治”。
至此,安康支队高质量完成了所有救援任务。整个救援过程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安全有序,充分展示了消防救援队伍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顽强的战斗作风,达到了检验队伍地震能力建设水平和实战练兵的目的。(孙波 来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