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2年全市“毒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安排部署,延安经开公安全力防范吸毒驾驶机动车肇祸案事件发生,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
4月11日,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巡特警大队联合延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开大队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毒品查缉、毒驾整治专项行动。
行动中,查缉民警仔细对过往车辆、驾乘人员进行核查,对可疑车辆和重点人员进行二次复检,并对车内是否藏有毒品、易制毒化学品、其它违禁品等进行检查。同时,还向过往司乘人员发放禁毒宣传册,开展禁毒普法宣传。
本次行动共出动警力21人次、警车3辆,盘查车辆65辆,抽查尿检7人次,发放禁毒宣传册116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同时有效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警方提醒
1. 什么是毒驾?
毒驾是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使用毒品的驾驶人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2. 毒驾有什么危害?
吸毒后人往往会出现精神极端亢奋、妄想、幻觉等症状,会导致驾驶人脱离现实场景,甚至会完全丧失判断力,导致驾驶能力严重削弱。
据研究表明驾驶人毒驾时的反应比酒驾还要慢9%,酒后驾车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而“毒驾”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吸毒后人往往会出现幻象,驾驶能力严重削弱,为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吸毒后的人出现幻觉,而驾驶汽车的途中可能会将路上的行人或者车辆当做树木、石块、甚至是魔鬼,而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就是,可能因为沉迷于这种幻想,导致不小心甚至是故意撞向其他的来往车辆或行人。
3. 毒驾怎么处罚?
根据《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法律、规章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对发现属于3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的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3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公安机关不予受理驾驶证申请;被查获有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人员,除依法予以处罚、采取戒毒措施外,注销其驾驶证。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已被注销驾驶证人员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属于无证驾驶行为,将依法处以拘留、罚款等处罚;“毒驾”肇事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郑博 记者 王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