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西咸新区组织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在扎实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祭扫英烈墓、网上祭英烈、诵读经典等方式缅怀先烈,树立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张蔚森烈士陵园,沣东第五小学少先队员代表和部分共产党员肃立纪念碑前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中队辅导员乔认梅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张蔚森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同日,沣西一小师生代表30余人在西安烈士陵园也举行了一场清明祭扫活动。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烈士家属窦晨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爷爷英勇顽强斗争的事迹,介绍解放战争时期的动人故事。
“缅怀先烈 奋进新征程”道德讲堂活动也在西咸新区展开。活动中,干部群众聆听抗美援朝老兵庞俊廉讲述峥嵘岁月故事。辖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制作手抄报、传唱歌曲等文化活动,学习清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寄托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新区已有5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平台向革命先烈和英雄纪念碑敬献鲜花、抒写寄语。
踏青赏花、汉服巡游、民俗体验、古风市集、亲子露营游园会……新区各景区推出了一系列假日活动“大餐”,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清明节传统民俗。在昆明池·七夕公园景区,市民在踏青赏花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插柳、做青团、放纸鸢等传统民俗活动。诗经里小镇的古乐展演吸引游客驻足欣赏聆听,景区还打造了古风市集街,文创、非遗、雅物、花艺、手工类物品琳琅满目。据了解,新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也积极行动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群众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倡导厚养薄葬、白事简办、节俭治丧等新风新俗。消防志愿者开展安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广大群众安全用火、文明用火、文明祭祀。
为倡导文明祭扫,西咸新区文明办、基层工作部联合发布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倡议中提到,提倡网络祭扫、居家追思等绿色祭扫方式,确需现场祭扫的,要严格按照“预约、错峰、限流”的原则,选择提前祭扫、错峰祭扫、代为祭扫的方式,分时分段开展祭扫活动。凡需现场祭扫的群众,需提前一天向祭扫所在的殡仪服务机构致电预约。数据显示,清明节期间,新区各陵园接受电话和网络预约4.6万余次,疏导车辆约3.85万辆,接待祭扫群众16.79万人,居家祭扫、鲜花祭扫人数较往年增多。( 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