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钱、放风筝、祭祖扫墓……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通过传统风俗,缅怀逝去的亲人和先祖,不过有些行为稍有不慎可能会踩中法律“雷区”。为此,富县检察归纳了节日里容易被忽视的违法行为“盲点”。祭祀焚烧人民币
近几年,清明节烧人民币的新闻不少见,有网友在贴吧和论坛里公然提议祭祀烧真钞。有些老人认为在冥币里放些真钞烧,能增加缅怀已故亲人的真实性。年轻人图有趣,也乐于接受。
清明节烧纸钱、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无可厚非,但不能发展成为夹烧人民币的行为,殊不知,此举已经触犯了国家相关法律,非但不能提倡,更要坚决禁止,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查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也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防碍人民币流通”;第二十七条则明确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行为。
一旦焚烧人民币被发现,依据第四十三条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公民应当爱护人民币,自觉维护国家货币的尊严和信誉。特别是一些小额的人民币铸币,其铸造价值往往比其面值高,毁损人民币就会增加人民币发行基金,甚至造成人民币流通短缺,不利市场上人民币的找换,既给国家造成浪费,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生产销售“人冥币”
目前的清明市场上,祭祀冥币的币张大小、颜色、图案、面值等,都与现行流通或曾经流通的人民币极为相似,甚至连最新版的“土豪金”100元人民币也被“山寨”。唯一不同的是,币面上的“人民银行”有的变成了“冥民银行”。如果不仔细看,足可以假乱真。注意:夹烧人民币不允许,和真钞“傻傻分不清楚”的“人冥币”同样没有合法身份!
法条链接
《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2016年2月24日,民政部曾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广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仪和殡葬用品,坚决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费等不良丧葬风气”。
国务院在《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中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并在第二十二条提出,如果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此外,印刷这类封建迷信殡葬物品,还违反了《印刷业管理条例》,条例要求:禁止印刷含有反动、淫秽、迷信内容和国家明令禁止印刷的其他内容的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
《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祭祀引火灾
清明正值天干物燥的时节,最容易发生火灾,因祭扫不慎而将周边植被、森林点燃引发大火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守野外用火规定,注意用火安全。一旦发生火灾,需第一时间向消防部门报案,以控制火情蔓延、减少火灾损失。
法条链接
我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过失犯放火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看墓地“风水”
现在个别地方,依然非常看重土葬和设立墓碑等传统的祭奠形式,墓地选址依照所谓风水随心所欲,甚至不惜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违法乱建。
法条链接
我国《殡葬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一)耕地、林地;(二)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三)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应当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违建且不主动处理的,可能会遭到强制迁移。
不顾疫情聚集祭扫
疫情防治期间,未能遵守暂停祭扫活动的相关规定,擅自参加聚集性祭扫活动,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其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涉嫌违法。
法条链接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之相关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政府有权采取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动。
相关部门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擅自聚集祭扫的行为,根据情节程度采取相关行政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严重危害疫情防控、公共安全,造成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的,对行为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公务罪等,可根据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官友情倡议:
安全祭祀、减少聚集,传承红色、致敬英烈,移风易俗、弘扬美德,强化防疫措施、落实维稳责任。(刘舒荣记者王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