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近日下发决定,对2016-2020年1444个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1538名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505个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其中,榆林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是全省公安系统中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的唯一一家单位。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榆林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部署,坚持“对内狠抓培训,提升公安民警执法素质,对外狠抓宣传,提升人民群众防范意识”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开展了普法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七五”普法工作规划》,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或局务会议,专题研究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工作。全市已修订和新建《行政案件证据收集、固定、保存、审查工作标准》《涉案财物管理实施细则》《网上执法办案管理规定》等各类执法制度,涵盖教育培训、处罚裁量、执法监督与过错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为民警履行职责提供了制度保障。把普法宣传教育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建立了年度汇报、督导检查、评估考核等多项工作机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宣传阵地建设、宣传资料印发等普法教育工作。
强化教育培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市局党委中心组每半个月集中学法一次,其他部门领导每周学法不少于一次,每次学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三十分钟。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培训。每年制定民警教育训练计划,以能力和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警务实战技能为重点,以警种专业训练为依托,全面组织开展全警教育训练。“七五”普法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共举办各类型法律培训1031次,参训民警65000余人次。
积极参加执法资格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把考试作为检验教育训练成果的有效手段,各级领导带头参考。全市累计203名民警取得高级执法资格,167名民警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两项考试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均稳居全省前列。
强化阵地建设。全市公安机关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广告屏等多种资源开辟普法宣传阵地。开通的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政务账号超过160个,全网移动端聚合粉丝达300万+。全市公安政务新媒体借助集群优势,创新矩阵宣传模式,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办理网民在线咨询,已成为回应群众呼声、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白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