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你可得看好自家的牛啊……”民警一边拍着村民杜某明的肩膀,一边反复提醒他重新修葺、加固牛圈。看着“失而复得”的三头奶牛,刚刚平复下心情的杜某明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11月2日6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城固县公安局博望派出所民警接到县局110指令,辖区翟家寺村四组村民杜某明家三头奶牛丢失,请求处警支援。当班民警迅速将情况汇报带班领导和县局刑警大队,随即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杜某明家用青砖围砌的牛圈已经被撞了个“大窟窿”,养了9年的两头成牛和刚从村上购买来不到4个月的牛犊不见了,靠仅有的几亩菜田和养牛为生的家庭,这一刻好像天都塌了下来,急坏了杜某明夫妇,也让村干部和老杜的邻居捏了一把汗。
民警迅速对“失窃”现场进行保护,反复叮嘱围观村民不要靠近,等待县公安局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同时,尽力安抚老杜夫妇,记录下他们所陈述的奶牛的特征及“被盗”前后的信息,并对在场人员一一登记。民警对村内外往来车辆逐一展开排查,沿途查看农户安装的摄像头,不漏一户、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展开调查走访。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对牛圈内拴牛索及墙面受力分析,技术队民警较为肯定的结论是奶牛“耍性子”,拖家带口玩消失,连夜挣脱缰索、顶破围墙离去。
为了印证和排除牛系“走失”而非人为盗窃,民警重新分工围绕牛的“轨迹”开展追查,详细走访询问来往村民,又挨家挨户将摄像头查了个遍,最终在翟家寺村三组村民杜某家调阅到奶牛根本没有人牵系,而是因为夜间田间道路上有车停放,奶牛因为无法越过障碍而践踏到田中,田间的牛蹄印记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此,奶牛系“耍牛脾气”脱缰而逃确证无疑。
经过民警和群众近两个小时的寻找,终于在一处菜田中找到了三头奶牛。杜某明牵着“失而复得”的三头奶牛欢喜地回到了村里,他紧紧握住民警双手连声道谢。 (张学斌 李金 记者 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