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全力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西安交警支队紧扣“十四运会”交通安保目标任务,创新开展了“零点、午夜、黎明”三大行动、“零死亡”基层中队创建等专项活动,为“十四运会”的圆满举办创造了安全平稳的交通环境。针对农村地区交通管控较为薄弱的现状,支队以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为小切口,在全市原有的46处城区“马路学堂”基础上,延伸交通安全宣传触角,相继建成了39处集装箱“马路学堂”。通过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前沿根据地,构建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交通安全管理格局,“马路学堂”上线以来,全市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0%以上。
警务紧随警情走 交通安全宣传精准前移
集装箱“马路学堂”遵循“勤务跟着警情走”的核心理念,具备流动性和针对性两大特点:哪里事故多发、哪个时段出行集中,就把工作站设在哪里、勤务就安排在哪个时段;哪类人群易发事故,就重点宣教哪类人群。39处点位设置都来源于事故分析研判,勤务安排依据周边群众的出行规律,确保执勤警力不打疲劳战,科学开展游击战或持久战。
找准工作“小切口”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西安交警支队全面收集发生在西安市的交通事故视频及照片,精心制作并推出9类22部以建筑垃圾清运车、大货车、电动车和行人等为主题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通过发生在身边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给受教育者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强烈冲击,形成有效震慑和警醒,不断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做到警示前车之鉴,敬畏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出行习惯,真正做到“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
科学规划功能区 持续提升工作效能
“马路学堂”采取集装箱式设计,内部配置电视机、空调、桌椅等设施,以“安全宣传+警示教育+违法查处”相结合的模式,划定四个区域,一步一引导、一步一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违法整治工作。停车采集区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进行人脸采集,对其警告处理;集中学习区观看宣传展板、发朋友圈集赞,警示当事人、传播“一圈人”;登记查验区落实实名信息,为闭环管理预留台账;视频教学区民警现场授课,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当事人直面交通事故血淋淋的教训,适时传播交通安全常识,并组织现场答题。截至目前,西安市已建成的“马路学堂”共举办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会160余场、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1608场次、组织群众答题1.1万余份、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2万余份。
流程配置“双规范” 实现全方位闭环管理
“马路学堂”统一规范实行“八规范、七步走”的工作流程,区域设置、外观标识、内部配置、视频素材等做到统一规范,信息采集、宣教普法、警示教育、有奖答题、汇总信息、抄告违法、街办村组再教育,形成了工作闭环。同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坚持以“普法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用农村群众易于接受的“柔性执法”,让群众感受到交警执法的温情和温度,从而达到教育一个、传播一片的宣传效果。
“马路学堂”全启动 讲好开学第一课
10月28日,西安交警支队举行“马路学堂”集中启动仪式暨“局长授课、支队长执勤执法”直播活动。交警支队联合省委政法委、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等20余家媒体形成宣传矩阵联合直播。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马步理和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分别深入一线,联合人保财险西安分公司在各点同步参加启动仪式,并采取局长授课等方式,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进行全国网络直播活动,不断扩大宣传面。活动现场,陕西交警总队总队长郭平社宣布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马路学堂”宣传站正式启动。
据介绍,下一步,西安交警支队将紧扣实战需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型媒体平台,加大交通安全宣传的力度,通过“马路学堂”等载体大力开展交通事故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及时曝光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驾驶人员终身禁驾、醉驾、严重超速、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入推进“七进”宣传,深化交通安全文化教育,不断提高从业者和广大群众特别是学生、老人、务工人员和环卫工人等敏感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全力预防各类交通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惠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