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渭城分局反诈民警向快递员讲解防诈知识。
本报记者郭朝霞通讯员范帅锋
今年以来,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结合辖区实际,从源头入手,创新开展“公安+网格”“公安+教育”“公安+骑手”反诈宣传工作机制,辖区群众防诈意识明显提高,社会效果显著。
“公安+网格”,精准宣传防诈。咸阳市渭城区化工开发区位于咸阳东郊。2020年第一季度,化工开发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55起,其中,刷单诈骗占29.1%,“杀猪盘”诈骗占25.5%,贷款类诈骗占20%,虚假信息类诈骗占21.8%,其他类诈骗占3.6%,具有一定代表性。
公安渭城分局化工开发区派出所联合街道办事处建立“公安+网格”反诈联动机制,结合辖区被诈骗的高危人群结构特点,对网格员进行防诈反诈知识培训,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实施精准防范。
“我们联合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区分人员类别,有针对性开展反诈宣传。针对辖区企业和财务人员,我们着重讲解‘冒充领导诈骗”的识骗防范方法;针对辖区青年人,着重讲解刷单类诈骗、贷款类诈骗、‘杀猪盘’诈骗等识骗防范方法;针对辖区商户,着重讲解贷款类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等识骗防范方法,切实做到精准施策、精准防范。”该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王甲睿介绍道。
化工开发区派出所结合辖区住户特点,组织民警和辖区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入户座谈等形式,挨家挨户向群众介绍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
他们手把手向群众传授防骗技巧,切实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传递到每一位居民,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7月16日,分局反诈中心民警联合咸阳市小桔灯公益服务项目中心,在渭城区抗战南路国网小桔灯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社区智慧课堂反诈宣传活动。民警和网格员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发放反诈宣传资料,普及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
“公安+网格”反诈宣传机制,转变了之前反诈宣传只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的局面,既弥补了警力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反诈宣传的社会效果,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公安+教育”,双向沟通防诈。公安渭城分局与渭城区教育局建立“公安+教育”双向沟通长效机制,从广大教职员工培训入手,强化沟通交流方式,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增强识骗、防骗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提高防诈意识。他们立足校园主阵地,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剖析、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推进网格化管理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培训,建立“公安+教育”双向沟通长效机制,实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全覆盖。截至9月底,公安渭城分局共进行培训62场次,覆盖教职员工约5000人。
“公安+骑手”,警企同心防诈。公安渭城分局积极与快递企业合作,构建“公安+骑手”的警企合作机制,推行“一件快递一次反诈宣传”,加大了反诈宣传的力度。
4月22日,公安渭城分局化工开发区派出所联合分局反诈中心,率先对接中通快递、极兔速递,开展“公安+骑手”警企同心防范诈骗、全民合力守护幸福的物流行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并进行反诈知识培训。120名快递员参加了启动仪式。据了解,公安渭城分局已与辖区13家快递网点建立“公安+骑手”反诈宣传机制,268名骑手作为反诈宣传员,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方面,我们重拳出击,全面提升侦查破案效率,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另一方面,通过‘公安+’,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构筑起了一道防诈识骗的安全防线。”10月11日,渭城区副区长、公安渭城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卢永群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