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同年10月,陕西省组织召开了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以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普法办名义印发了《加快推进法治乡村提档升级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等关于法治乡村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的相关精神和工作要求,近年来, 西安市灞桥区积极探索“一核三治”的全域治理模式,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灞桥解法”,以乡村执法、乡村普法守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法治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上下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村容村貌更美、村民村风更正、村民生活更富,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积极开展“两委会”法治培训
为深入推进“法治灞桥”建设,进一步提高换届后新任基层“两委”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依法行政和履职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今年7月,区委依法治区办以村(居)干部的法律需求为出发点,组织法律顾问 为“两委”干部开展法律培训。此次培训为今后更好发挥农村“法律明白人”在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增强农民法治观念
近年来,灞桥区司法局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群众关心的法治问题,深入农村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农村法治宣传方式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乡村”活动,推动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开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宪法》《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等重点普法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普及,使广大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普法宣传作用,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
在全区141个村(社区)醒目位置都放置了公示牌,法律顾问经常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法治讲座,法律顾问所在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每年至少组织1次大型法律服务进村(社区)活动。
今年以来,全区100余名村(居)法律顾问履职尽责,服务大局,共入村(居)5500余人次,法律咨询1900人次,开展法治讲座和法律宣传80余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万余份,参与解决矛盾纠纷50余件。下一步,灞桥区司法局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一所服务一街道”方式,力求实现法律顾问之间、法律顾问与顾问村(居)之间 “无缝对接”。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年来,灞桥区以农村治理的现实困难与问题为导向,坚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各类调解之间的衔接联动,构建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做好民间矛盾纠纷的排查登记和化解工作,把婚姻家庭、拆迁安置、劳资纠纷、医疗纠纷等易发多发矛盾纠纷列为重点排查范围。
深化全区调解室建设,对全区基层调委会就硬件建设、作用发挥情况给予星级评定,努力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枫桥经验”灞桥模式。建立村(居)专业化人民调解队伍,由村(居)干部、法律顾问组成的专业化人民调解队伍共同解决村(居)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践行依法治村发展理念
今年3月份,狄寨街道杜陵村喜获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殊荣。近年来,灞桥区司法局认真贯彻全国民主法治创建工作部署,结合“七五”普法工作要求,积极组织、指导、动员基层村(社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引领基层法治实践,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以杜陵村为典型的一批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先进单位,不断加快民主法治建设步伐,加强农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村居呈现文明法治、依法有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灞桥区将紧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这个载体,大力推进农村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全面提升村两委会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能力素养,提升群众遵法守法素质和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全面加强涉农执法、守法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夯实乡村治建设基础,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取得实效。(马俊良 记者 姜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