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法治花开遍三秦

——陕西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决议工作回眸

作者:赵官福

赵官福

“看,这幅扫黑除恶宣传画真给力!”

在西安市新城区北新街,由新城区司法局和解放门街道办联合打造的“红星社区法治文化一条街”,以橱窗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七五”普法规划、扫黑除恶、打击非法集资等,路过的群众纷纷驻足观看。

这样的“法治文化一条街”在古城西安有很多条。这是西安市普法宣传教育的生动见证。7月26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司法厅厅长王永明受省政府委托,在会上作了关于陕西省“七五”普法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一幅“七五”普法宣传的壮美画卷在三秦大地徐徐展开。

2016年5月26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5年来,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决议全面贯彻落实,广大干部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构建大普法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七五”普法工作,全省各级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基本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制定出台“七五”普法规划,提请人大常委会作出“七五”普法有关决议,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我省制定出台了《创新普法依法治理提档升级工程实施意见》,优化了法治创建体系,构建了动态考核平台,提升了普法依法治理质效。持续深入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省共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1300余所、“诚信守法企业”1700余个,行业系统依法治理、依法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省共有127个村(社区)被民政部、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普法教育重点突出

“在‘七五’普法工作中,我们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其间,举办领导干部法治培训上百场,学法用法考试率达98%;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现‘月月有主题、人人都参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800余次,普法宣传惠及群众8万人次,普法知晓率达98%以上。”西安市碑林区司法局局长周琦介绍。

据了解,我省充分利用“七五”普法宣讲团资源,组织开展“法润三秦大讲堂”法治宣讲,开通网上宪法公开课,启动内容广泛、针对性强、规模大、有声势、接地气的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使宪法法律宣讲覆盖全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5年来,全省各地共举办法治报告会3.4万余场次,受众近2300万人次。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无纸化考试,全省厅级以下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近40万人参加了考试。

我省持续组织全省中小学校开展秋季开学第一周“法治教育第一课”和“法律进学校”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全民读宪法”活动。创新开展全省“红领巾法学院”创建活动,全省共有1362所学校参与创建,43所学校荣获省级示范创建命名,参与青少年300余万人,打造了以中小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品牌。

我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普法宣传,大力宣传民法典,推出了民法典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的两个“十项措施”,组织举办了“陕西律师齐动员上门宣讲民法典”活动、学习宣传民法典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民法典进企业”新媒体普法大赛等多项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智慧普法广泛实施

在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普法工作中,我省取得了显著成绩。研发全国首例新媒体快乐普法平台;组织开展宪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新媒体普法大赛;针对不同对象开设专门的线下竞赛,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开辟“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专栏,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走进民法典》,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在央视新闻+、陕西新闻、第一新闻等平台同步推出,直播5个多小时,全网点击量500万人次。

省司法厅与陕西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了《帮忙有一套》法治栏目,将调解现场变为普法课堂,达到了调解一起纠纷、教育一片观众的目的。创新开展“丝绸之路法治文化公益行”法治宣传活动,积极打造“法治宣传高速客车”“法治宣传公交专线”等主题公益广告,全领域、全方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取得明显成效。

法治文化蓬勃发展

延安市针对农村(社区)普法相对薄弱的问题,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全面推广“两个三”工作法,明确三个人(法治副主任、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的普法责任,着力解决基层普法“有人干”的问题;制作三张卡(法律服务联系卡、普法菜单卡、法律援助卡),着力解决基层普法“怎么干”的问题。培育了一批“说事、说法”能手,通过“以案释法”将官方主导式普法转变为民间自发式学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韩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和相关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向社区居民详细讲解法律援助的概念、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及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等内容。

安康市汉阴县“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电影进乡村巡回演出近日在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正式启动,这也是汉阴县连续5年开展法治电影进乡村演出活动。

……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我省普法宣传的一大特点。我省连续举办五届以“弘扬法治舞动青春”为主题的陕西省高校法治文化节,先后开展“法律服务进校园”、法治电影微博评析大赛、“与法同行”校园法治微电影大赛等,全省100余所高校逾百万师生通过互联网参与其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校园法治风景线。

我省开展了“一影一戏一剧”全省巡演,电影《司法所长老秦》,展示了基层司法所长扎根基层一线,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名利的感人故事;大型普法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以普法宣传、精准扶贫、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为内容,展示了基层社会法治化治理的发展历程;电视连续剧《司法所的故事》,讲述了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生动故事,展示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铜川照金革命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马锡五审判方式得以挖掘和宣传,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实现融合发展。

我省持续推动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共建成现代化法治宣传教育中心8个、法治文化公园25个、法治文化广场53个、法治文化街(墙)1883个。


(编辑:乔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