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
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
延安宝塔山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资料照片 赵晨摄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百年历程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交汇点,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攀登新的历史高峰。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三秦儿女坚定信心:在传承好发扬好党的成功经验中开辟未来。
奋斗目标凝心聚力,伟大进军任重道远。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如浩荡春风拂过三秦大地,送来浩然正气,送来满目新绿。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陕西将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又是一年四月天,春风吹绿了秦岭。目及之处,草木葱茏,溪水潺潺。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也是陕西干部接受警示教育的重要课堂。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他强调,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彰显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已成为陕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也镌刻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中。
去年以来,西安市鄠邑区黄柏峪相继来了一批批“客人”——各级领导干部,在黄柏峪建筑石料矿治理现场这个秦岭北麓违建警示教育的“大课堂”,大家望着正在加速“疗伤”的黄柏峪,心里满是感慨。
“现场教育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使我们接受再教育,思想再洗礼,心灵再触动。我们要把秦岭北麓违建警示教育作为领导干部任前必修课,牢记历史教训,守护好大秦岭。”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说。
关于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的警示教育,是我省狠抓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例证。
欲事立,须是心立。去年以来,陕西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一年来,我省举办了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和“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专题研讨班,培训市厅级领导干部1555人。大家一致表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个重大政治任务,陕西12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各级组织部门动员80余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提拔和进一步使用表现突出的干部199人,处理失职失责干部49人,火线发展党员635人。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道出了多少共产党人心中的寻根情愫。近年来,我省一批批党员干部走进延安,聆听历史回声,触摸革命脉搏,汲取精神动力。
“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延安、照金、马栏等红色资源,不仅是陕西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洗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引导党员干部从中汲取信仰力量、奋进力量的重要源泉。
3月24日至25日,陕西省委常委班子集体到延安、照金、马栏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瞻仰革命旧址,回顾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增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责任感使命感。
陕西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充分发掘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件历史文物,都让人深受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再次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政治教育和作风锤炼。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陕西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净化政治生态,统筹整合延安、照金、马栏等红色资源,规范提升百余个党性教育基地,打造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党性教育“拳头品牌”,让星星之火燎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去年以来,陕西深化“传承基因、见证初心”行动,组织303名新提拔省管干部、420名年轻干部赴延安、马栏等地接受党性洗礼,引导党员干部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奋进力量,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筑牢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农村早已换了新颜,吸引着更多能人回村发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3月17日一大早,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村民刘瑞普来到离家不远的大棚基地,等待又一批“远方来的客人”到村上参观学习。
换了新颜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这里的基层党组织。“把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吸引回来,给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为村级班子建设积蓄后备力量。”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坦言,“选优配强班子,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为群众办实事。”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在任何时期,面对任何挑战,党员干部都要敢于、善于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在陕西各个地方、不同领域、各项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来,自觉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勤恳为群众办事解忧,带领群众奔发展谋致富,三秦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心头事,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现在的村干部真是不一样了,经常上家里给我们忙这忙那,也是操碎了心。”“代办领办”便民服务,让黄陵县桥山镇黄花沟村村民党金财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力量来自组织”。
基层党组织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一年来,陕西各级组织部门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基层党组织推动改革发展、引领基层治理的水平不断提升。
——精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09个,扶持发展重点村1566个,推行“党支部+社区工厂(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推动一批贫困村脱贫摘帽。
——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出台贯彻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措施》;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力度持续加大;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双建双促”和“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两个覆盖”质量持续提升。
——制定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出台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措施》。积极推行党员先锋岗、示范区等做法。
如今,在三秦大地上,12万多个基层党组织正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277万余名党员正成为干事创业的一面面旗帜,在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中实现人生的最高追求,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倡廉
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回眸2020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陕西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披荆斩棘,勇毅向前。
全省各级各部门自觉强化政治担当,从灵魂深处清除病根,从思想根源上拨乱反正,全面彻底肃清赵正永流毒和恶劣影响,以案促改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定稳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这一年,省市县纪委联动发力,围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三排查三清零”开展专项监督,向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有关县(区)通报问题,推动各级尽锐出战。
这一年,为全力保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严肃查处产业项目落实、资金拨付使用等环节腐败和作风问题。全省共立案464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727人,移送检察机关58人。
这一年,全省共立案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腐败案件2.51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784人,移送检察机关429人,其中立案厅局级109人。
……
一个个案件严肃查处,不断推动政治监督更加具体化常态化,不断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我省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共立案9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53人,移送检察机关73人,其中立案厅局级29人、县处级135人。
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殷鉴不远、警钟长鸣”警示教育展举办,在京上演秦腔廉政历史剧《关西夫子》,专题片《我们从延安走来》《廉鉴》启动拍摄,“廉政文化三秦行”深入基层……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让陕西崇廉尚德的氛围日趋浓厚。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
省纪委监委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全省培训纪检监察干部1.3万余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794件,立案8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9人。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进入新发展阶段,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将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不断奋进,凝聚起奋力追赶超越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