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你的春节 我的春运:三个司乘人员的故事

2月7日,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国际保障部经理邢照湘检查货物品名和外包装。通讯员 高子博摄

节日的餐桌极尽丰盛,城市的灯火格外璀璨,春节假期让很多人放下了工作的辛劳。

但对一些人来说,春节是一个又一个如常的工作日。他们是出租车驾驶员、火车司机、航空物流保障人员……万家团聚的春节,是他们最忙碌的春运。

你的欢乐春节,他们用平安、便捷、温馨的春运来守护。因为他们的守护,这个春天格外温暖。

航空物流保障人员 “全球带货”保运忙

“欢迎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货站发货,我们会全力做好保障,让货物按时发出!”2月2日上午,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国际保障部经理邢照湘,热情地向客户介绍货邮转运情况。刚忙完,她又接到电话赶往办公室,协调另一批货物的运输工作。

牛年春节临近,机场国际货量大幅攀升。

在国际出港货物存货区,一辆辆叉车在堆放货物的库区内来回穿梭,将货物运往不同的工作区域。仓库里,工作人员将货物码放在一起,准备送上飞机货舱。

这般繁忙的场景,令邢照湘累并快乐着。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客运航班大面积停飞,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货运受到冲击,这可急坏了邢照湘。

“客机一停,航空物流运力大幅缩减。”邢照湘说,机场物流主要依靠客机腹仓带货,全货机数量有限,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可能要受到影响。

而此时,国内防疫物资紧缺,境外采购是应急保供的重要途径。

在疫情防控物资短缺的艰难时期,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力保国际全货运航线不停航,西安成为国外物资调配的重要力量。“航线就是生命线。”邢照湘感叹,疫情更加凸显了全货运航线的重要性。

那段时间,国外物资源源不断抵达西安,邢照湘全天守在现场,盯运行、保进度,与同事们一起累计保障运量超过5000吨。

国内疫情严重时,来自海外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不断从国外运抵西安。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医疗物资又从西安运往全球,精密仪器、电子产品等的运量也逐渐增加。

邢照湘说:“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大机型航班也渐渐增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球带货’保供应。”

更让她惊喜的是,在疫情压力下,陕西航空物流找到了新机遇。

由于客运航班调减、停航,客机腹舱运力大幅减少,航空物流出现运力紧张。

“目前国际航空物流‘一机难求’,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调整运力,将客机改装为货机。”邢照湘说,他们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帮助各航空公司更加灵活、高效地安排货运计划。截至目前,他们已先后保障西安至首尔、阿拉木图、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客改货”航班350余架次、货量3500余吨。

“货运的品类也更加丰富了。”邢照湘告诉记者。

1月16日,西安至东京货运航线开通,运输的货物是高端电子设备。陕西国际航空物流从运输防疫物资为主,转为运输普货为主,这意味着陕西与各地的经贸往来正稳步恢复。

从1995年进入机场从事航空物流工作,邢照湘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6年。她坚信,2021年将是陕西航空物流大幅增长的一年。

“大型航空公司、货代企业看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货运保障能力,机场集货能力增强,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作用进一步强化。”邢照湘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

春节期间,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国际保障部的干部职工将像往年一样全员在岗。邢照湘说:“参加工作以来,我几乎每年春节都是这样过的。疫情防控期间航空物流保障作用更加重要,我会和同事们一起守好岗,确保航空货邮物畅其流!”

西安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梁秀岩正在驾驶银西高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通讯员 刘翔摄

银西高铁司机 每天,我都在“回家”的路上

2月3日,旅客小丁在西安北站等来了银西高铁列车。“我准备上车了,再过一两个小时就能到家啦。妈,你别担心。”小丁和母亲打完电话,背对着这个“蓝暖男”比了个剪刀手自拍,并发了一条朋友圈:“庆阳,回家!”

西安机务段司机梁秀岩正坐在银西高铁列车驾驶室里。他刚刚结束操作台前的仪表设备检查,转向窗外等待着发车,正在自拍的小丁正好将他收入镜头。看到这些旅客,不能回家过年的梁秀岩仿佛也能分享到那种喜悦。“每到这时候,就觉得我的坚守是有价值的。”他说。

去年底,银西高铁开通。老家是甘肃省庆阳市的梁秀岩特意向车队申请,从原来跑的西成高铁调到银西高铁。他想亲自开高铁回庆阳,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现在,梁秀岩和刚“满月”的银西高铁,一起迎接春运“大考”。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梁秀岩连续11年都没能吃到家里的年夜饭。成为银西高铁的司机后,梁秀岩几乎每天都要经过或停靠在家乡庆阳,回家好像也变成了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梁秀岩琢磨着,孩子长大了,老人身体又不好,今年休个年假,带上老婆孩子,回家过个久违的团圆年。

庆阳老家的年味儿多浓啊,一到腊月,家家户户磨豆腐、蒸馍、炸麻花,香气在整个村子里飘着。“我已经好些年没有见到这样的场景了。”说到庆阳的新年,梁秀岩嘴角露出了笑容。

今年春节国家提倡就地过年,梁秀岩想了一夜,烟抽了半盒,最终决定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过年。“我留下来,才能让更多人更好地过年。”他说。

今年春运,梁秀岩依然没能从高铁的列车司机变成乘客,他默默地把回乡计划又往后推迟了一些。“等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就带着媳妇孩子回庆阳老家。”梁秀岩说,“前些日子,父亲从老家打来电话,鼓励我好好工作。”

发车时间到了,梁秀岩直视前方,右手推动主控手柄。列车平稳提速,载着归乡的旅客驶出西安北站。

一路上,梁秀岩每过10来秒都要踩一下驾驶室里的无人警惕装置,从西安北站到银川,一共踩了1000多下。“无人警惕装置是为了防止司机犯困。如果我30秒没有触发这个装置,它就会报警,严重时还会导致列车停车。”梁秀岩解释说。

列车司机是个寂寞的工作,这种寂寞,在春节来临之际会更加明显。驾驶室的门把车厢里的热闹和梁秀岩这边的冷清隔开成两个世界。这里没有人说话,也不允许分神。11年来,每次驾驶列车,梁秀岩都会经历这样的孤寂。他说:“因为喜欢这个职业,所以习惯了这种孤独。”

从小,梁秀岩就饱尝了交通闭塞的艰辛。他从小就喜欢飞机、火车。儿时,梁秀岩和玩伴说:“我以后要开大飞机、大火车!”但那时的庆阳连客运火车都没通,伙伴们都会笑他“吹牛”。他说,他的爷爷那时出行只有自行车。在他这个年纪,爷爷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而自己的女儿一岁半就坐了高铁,今年,他还打算带上3岁的女儿坐一次飞机。

“交通越便利,世界就越广阔,我的下一代会有更大的世界。”梁秀岩说。

银西高铁开通当天,梁秀岩带着爷爷乘坐了银西高铁。这个80岁的老人第一次看到、摸到、坐到了高铁。

“小时候,开火车是我的梦想。现在每次春运,我都载着一车车人团圆的心愿。”梁秀岩说,“虽然很难回一次家,但每天,我都在回家的路上。”

2月4日,董恒浩展示自己车上“爱心车厢”等特殊标识。 记者 杨晓梅摄

出租车司机 少了一些抱怨 多了一份感恩

2月4日,初见董恒浩,他外套上别着的几枚徽章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党徽,这是我们雷锋车队的徽章,这两个是‘爱心车厢 标兵车队’的臂章和胸章。”董恒浩一一介绍,神情中充满自豪。

2021年是董恒浩进入出租车行业的第11个年头。春节将至,街头巷尾年味儿十足,董恒浩一如既往,每日出车。“过年也不打算休假了。除夕那天早点回去就成。”董恒浩说,“去年我一天假都没休。”

从年头忙到年尾,董恒浩想多跑几个单子,增加一些收入。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学校推迟开学,企业一度停工停产,出租车乘客数量锐减。“2019年,我们一个班一天能跑30单左右。去年,我们两个班一天才跑28单,收入减少了一半。”董恒浩告诉记者。行业形势骤变,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西安出租汽车协会发出通知,44家出租汽车企业启动了减免承包费和服务费工作。即便如此,抚养两个孩子的压力让董恒浩决定一个人开“两班”。

“我们一个车有两个司机,每人开12小时算一个班。但是去年开始,两个班都由我一个人开。”董恒浩说,一天24小时,除去晚上回家睡觉的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他几乎都在车上。

正常情况下,每逢节假日,打车的人会增加,董恒浩的收入要明显高于工作日内的收入。但今年春节,受疫情防控影响,各地提倡就地过年,车站、超市、市场这些平常挤满人的地方,如今都显得空旷。

今年,董恒浩也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其实他的老家就在礼泉县,距离西安很近。妻子劝他:“父母70多岁了,天天打电话问啥时候回去。咱自己开车问题不大,春节一过就回来。”可董恒浩觉得身上戴着的那些徽章一直在提醒自己:要作表率。春节不回家,董恒浩心里有歉疚,但也放心,“现在农村发展好得很,不缺啥,买东西很方便。”

疫情让董恒浩原来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最让他感到惋惜的是他大儿子去年高考没发挥好,因为去年前半年孩子一直在家自学,状态一般。即便如此,他觉得疫情带给自己的感悟更多。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疫情防控形势紧张。董恒浩的老家采取了封村措施。陪父母过年的董恒浩犹豫了一天后,给村党支部书记打电话,表明自己要回西安,加入抗疫一线。家里人劝他:“咱就是个普通人,老老实实待着,又没人逼你去。”“没人要求我去,但我心里想到自己是党员、是雷锋车队的一员,我觉得我有责任去。要说不害怕是假的,没有思想斗争也是假的。”董恒浩说。

2020年1月27日,董恒浩一回到西安就给雷锋车队队长打电话,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1月28日,西安出租车行业成立了9个抗疫支援队,董恒浩成为西汽集团雷锋车队第一抗疫支援队队长,带队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接送医护人员,直到3月13日结束。

这段经历让董恒浩意识到,原来一个普通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社会发展也可以起到作用。“我身边很多人都这么想。”他说,“2020年,西汽集团雷锋车队的队员由原来的60多人增加到100人。”

董恒浩还感觉到,疫情让社会大众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说:“以前乘客和我们聊天,大多是在抱怨生活。现在,大家聊的都是抗疫,谈论那些坚持在一线的英雄,感慨国家强大了,自己能正常生活工作是件非常幸福的事。”(记者 程靖峰 申东昕 杨晓梅)

记者手记

交通人春节不“打烊”

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团圆。但对于交通人,却是在岗保运的坚守。

从业26年的航空货运经理邢照湘几乎每年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已经没有春节休假的概念”;

银西高铁司机梁秀岩“载着一车车人团圆的心愿”,在回家路上疾驰,自己却离家越来越远;

出租车司机董恒浩一如既往,每日出车,“除夕那天早点回去就成”;

……

正是他们的坚守,让万千旅客回家的路不再遥远,让三秦大地人流、物流有序流动。

坚守中,交通人见证群众生活从暂停静止到生机盎然,更见证陕西交通行业之变、业态之变。

2020年底,银西高铁开通运营,“米”字形高铁网和高铁“一日生活圈”加速形成。“县县通高速”由梦想成为现实,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突破6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100公里……通衢大道,畅行三秦。

受疫情影响,汽车、火车、飞机客运量锐减。交通行业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在危机中谋发展、在挑战中求突破。中欧班列长安号逆风驰骋跑出“加速度”,航空业“客改货”、临时货运包机等新业态涌现。

坚守中,交通人将责任和奉献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机场、在车站、在旅途中,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着群众的幸福安康;防疫物资保供、生产物资转运,他们在疫情特殊时期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确保物畅其流。

温暖回家路,浓浓家国情。牛年春节,交通人不“打烊”!(记者 程靖峰)


(编辑: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