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群为支撑点的“西三角”经济区,已经被国家确立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引擎。地处“西三角”核心区的陕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促进陕南循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西三角”经济区的合作与融通。
陕南要成为“西三角”的绿色屏障和生态文明高地。秦巴山区无论是栽培植物还是野生植物均种类繁多,是我国生物资源和物种基因宝库之一,有各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在4000多种种子植物中,可供利用的经济植物2100余种。因此,可将秦巴山区建设成为“西三角”的绿色产业基地和生态高地。
陕南三市要成为秦巴明珠和“西三角”枢纽城市。在新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之下,汉中是西安到成都的咽喉要地,是京昆高速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西(安)汉(中)蓉(成都)高速铁路的枢纽城市;安康是西安到重庆的交通要道,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华中与西部的铁路枢纽。
陕南三市要成为“西三角”的休闲中心。陕南三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之间的生态高地,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是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的宝石,给大都市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健身康体的生活港湾。因此,三市要联手打造中国西部的休闲城市群。
陕南三市要成为“西三角”的绿色产业高地。大秦岭是中国的文化圣山、全球的生态文化名山,要将秦岭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要保护好南水北调水源地。
陕南三市要成为“西三角”的文化脊梁。“西三角”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是周、秦、汉、唐时期世界文明的高地。要加快陕南三市发展速度,重新挺起西部的脊梁。
陕南三市要抢抓机遇,对接“一带一路”,连接起长江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在辽阔壮美的中华大地上挺起江、河之间的经济文化脊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陕西理工大学教授、陕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梁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