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神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服务台”。
有这样一个岗位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与节假日,365天24小时值守;有这样一群女子从未与你见面,却默默守护你每个酣睡的夜,也许你听过她的声音却从未看到她的笑脸,他们扮演着城市的“千里眼”、“顺风耳”,日夜坚守,无私奉献。他们就是神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员。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是他们的从警装备;高度集中、快速准确,是他们的职业要求;带饭上岗,彻夜不眠,是他们的工作特点。清脆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接警员们正忙碌而紧张地开展着日复一日的接处警工作,日均500余起,一年高达10万余起的电话求助,嘴巴不停地说,脑子不停地转,咽炎、颈椎病、耳膜炎等疾病在这个年轻的队伍里时有发生……那又咋样呢?因为在这里“把岗位当战位,把工作当使命”是每个接警员默默坚守的誓言。
神木市公安局指挥调度中心担负着全局的110接处警、总值班、应急指挥、多方联动、监控巡逻和调取等任务,是实现各警种快速反应、协调作战的总枢纽,是公安机关联系市民群众的桥梁,是本级公安机关领导行使指挥权的重要依托和参谋助手。该中心现有警员22人,实行四班三运24小时轮班制,工作强度之大,时间之长可想而知。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该中心共受理警情70787起,处置有效警情24676起,协助查找走失人员679人,协助查阅监控视频320余件,核查涉稳人员2000余人……在这成绩斐然的背后是这个团队不分昼夜坚持奋战的结果。
“警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担当。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像守护蜂巢的蜜蜂一样,竭尽全力守护这个城市的安宁。”负责指挥调度的徐宝军中队长这样说道。
近年在“勇创新、敢担当”的工作理念下,指挥中心连续两年被神木市公安局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2020年被神木市市政府先后评为“巾帼文民示范岗”“青年文明号”。
随着神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治安新情况层出不群,社会联动内容不断变化,服务范围也不断延伸,群众对服务救助的要求越来越来高,这些都向110接警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指挥中心接警员苦练基本功,熟记100多个常用联动单位电话,掌握着各个居民辖区巡逻车分布地图,利用外出时间,留意着大街小巷和每条街道的名称,正是这样的付出,才让接警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报警变得五花八门,大到凶杀、绑架等人命关天的大案,小到问路、开锁等琐碎小事,如果稍有懈怠和大意,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工作了十年的接警员奥妮说“在这个岗位上,会接到大量无效报警,也会遭遇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谩骂、辱骂,有时会委屈,会流泪,但仍然会选择坚守,因为她知道,在海量的警情中,有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报警人。也许因为我及时有效处理,一份财产得到保证,一条生命得到救助,一个孩子(老人)被及时找回。”
由于工作原因,接警员们对家人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哭闹,老公的不解,公婆的埋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这些本该貌美如花的女青年常常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我可以耐心细致地回答报警人的问题,替他们排忧解难,可是却把最不好的自己留给了我最亲的人。有时候会把上班的坏情绪带给老公,甚至会给他发火。我陪伴了千万市民,唯独无法很好的陪伴我的孩子。每晚我在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美梦,却很少有机会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们入眠。”指挥中心接警员王艳感慨说。
万家灯火,她们默默守候;抗击疫情,她们责无旁贷。今年春节一场疫情不期而至,打乱所有人的节奏,全市公安机关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机制,所有人员紧急召回到岗,22名民警中有回老家陪父母过年的;有在家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有隔半年刚和老公团聚的,接到通知她们没有怨言,不敢耽搁,纷纷赶回工作岗位。抗击疫情期间,22名民辅警全员在岗,24小时坚守,累了就在岗位上休息一会,饿了就吃盒泡面,为的就是不漏过一个警情、一条指令,保证警情迅速传达,任务第一时间落实。
接警员冯红霞说:“当所有人都在惧怕病毒躲在家里时,我依然在赶往单位,疫情期间公共交通全部暂停,老公被隔离在单位,孩子又不能找人托管,只能一个留在家里;家住偏远,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上下班,一天繁重的工作加上两三小时的步行,等回到家都已累瘫,还得管孩子、辅导作业,这日子真难。”这样的情况在这个大家庭里比比皆是,可是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无一缺岗,按时“守护”。哪有什么“守护神”,她们也有父母,也有孩子,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因为穿上了一身警服而负重前行!
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因为95%以上是女性;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因为平均年龄不到35岁;这是一支勇敢团结的队伍,因为面对困难她们永不低头;这是一支无怨无悔的队伍,因为她们总是把职责牢记在心,用默默奉献践行自己入警的铮铮誓言。这支队伍,就是神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员们。(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