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首页热点新闻

搬迁不搬基本权益 人户分离不落服务保障

脱贫故事 | ​白河“居住簿”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作者:陈洪钧 通讯员徐新林 程涛


为助力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近年来,安康市白河县公安局从公安户籍管理制度破题,创新推行“居住簿”管理模式,建立“人户分离管理、机制共建共享、服务无缝对接”的人口管理新机制,以精准人户信息为支撑,实现对移民搬迁群众的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保障。目前,白河县已经完成了10多个社区6000余本“居住簿”的发放,这些信息共享到教育、民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部门,搬迁群众的各项权益也更有保障。

白河县公安局全面摸清人户分离底数,鼓励搬迁群众自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对户口暂未迁移的群众纳入白河县移民搬迁管理系统管理,由公安机关统一发放“居住簿”,载明原籍与居住地具体信息,作为搬迁群众的专属身份证明。政府相关部门依托“居住簿”信息,对搬迁群众在居住地就学、就业、公共服务、民政救助等11项公共服务予以规范,对原籍土地、林地的承包权、分红权、补贴权、流转权等7项权益予以保障。按照“原籍管理林和地、社区服务房和人”的思路,理清原籍与居住地各方管理服务职责,确保群众搬迁不搬基本权益,人户分离不落服务保障。

工作中,白河县公安局完善“居住簿”管理制度和软硬件系统建设,投入60余万元自主开发白河县移民搬迁管理系统,实现对移民搬迁群众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该局建立覆盖全县范围的人户分离信息采集网络,建立移民搬迁信息共建共享、动态更新、规范使用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部门间协作效率,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围绕搬迁群众权益保障,白河县公安局做实“服务搬迁群众、服务职能部门、服务社会治理、服务脱贫攻坚”4项服务,全面打开移民搬迁后续管理、服务瓶颈,推动治安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跨部门、跨区域高效衔接,让搬迁群众在原籍与居住地都能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探索建立了“居住簿”管理“多方参与、部门联动、警民共治”的新模式,全面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

从“原籍管不上、住地管不了、服务没保障”的不适应,到“原籍管理林和地,社区服务房和人”的“清单式”服务,白河“居住簿”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因人户分离造成的管理、服务脱节难题,全面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融入水平,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居住簿’管理机制保障了广大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他们能够搬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白河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谭简说。(陈洪钧 通讯员徐新林 程涛)

(编辑: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