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芝打印的寻人启事。
本报记者马文青
“让妈妈抱抱你……”李静芝这句藏在心里32年的话终于说了出来,话音未落,便将被拐32年后重逢的儿子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经过32年的不懈努力,陕西警方在四川警方的支持配合下,成功找回一名两岁时被拐人员。5月18日15时许,公安部组织陕西公安机关安排李静芝与被拐32年的儿子毛寅在西安市公安局认亲,一家人终得团聚。
李静芝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1988年10月17日,很平常的一天,可对李静芝来说,却是残酷的一天,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她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在这之后的每一天里,她都在煎熬和思念中度过。这一天,她年仅两岁的儿子毛寅(小名嘉嘉)被坏人拐走了。
■孩子你在哪儿?
事发当天,李静芝的丈夫到幼儿园接儿子毛寅放学回家。路过一家酒店时,毛寅想要喝水,爸爸带着毛寅走进酒店向工作人员讨一杯水喝。谁知道,毛寅的爸爸刚和工作人员聊了几句,一回头,毛寅却不见了踪影。
急坏了的爸爸赶紧和酒店工作人员一起寻找儿子,但始终没有找到,随后他们便报了警。无奈的是,警方经过长时间的搜寻,还是没能找到毛寅。
作为孩子妈妈的李静芝,当时正在外地出差。得知这个消息后,瞬间感觉天都要塌了。之后的日子,她跟丈夫在酒店附近挨家挨户地问,却始终找不到毛寅。
李静芝说,在她出差走的那天早晨,儿子还抱着她的脖子不撒手。当时她对儿子说:“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勇敢,不哭。”谁知,这是母子俩的最后一面。这一面,竟变成了长达32年的分别。
接下来的5年中,李静芝的寻子之路穿越了大半个中国: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等20多个省份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
“嘉嘉脑后长有两个旋,右耳后有一个拇指盖大小的胎记。”在寻找毛寅的过程中,总是习惯叫毛寅小名的李静芝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印制了几十万份寻人启事,先后查看了300多个疑似毛寅的孩子,但结果总是失望。
很多人劝她,别再找了,毕竟自己还要生活下去。同时,丈夫也提起过让妻子放弃儿子,忘掉过去,夫妻俩再生一个孩子。但是,李静芝却坚定地说:“嘉嘉就是我的命啊!命怎么放弃!”
5年时间过去了,孩子还是没有找到。李静芝的丈夫也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没有孩子的家而选择离开了她。5年没有找到,李静芝又有了10年计划……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流逝,李静芝一找就是32年,她的青春也在这样的寻找中度过。
■寻子32年 帮助29个孩子找到家人
“丢孩子可能就那么一两分钟,但你得花一辈子时间去寻找。”这是李静芝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寻找儿子的32年里,李静芝的失子之痛从未减轻,她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他丢失孩子的父母的痛苦。于是,她便投入到帮助更多父母寻子的过程中。2007年,已经寻找儿子19年的李静芝,成为一名寻亲志愿者。
李静芝说:“没有相似经历的人不会关注这个群体,我也是丢了孩子后才开始留意媒体和电线杆上的各种寻人启事。我把电话都记下来,与他们取得联络,一有线索就跟大家共享,再一起找孩子。”
就这样,她一点点地记,一家家地联络,组织起西安几十个丢失孩子的家庭。每隔一段时间,这些丢失孩子的家人就会到她家开个会,共同商讨,分头寻找,并成功帮好几家找到了孩子。
从一名被拐儿童家长到一名寻亲志愿者,从28岁芳华到如今花甲之年,本应美好的光阴岁月,李静芝却在寻找与泪水中艰难度过。母爱让她一直在坚持,也让她帮助更多的离散家庭团圆。就这样,李静芝先后帮助29个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她说:“我觉得他们有我儿子的影子,我就想找到那种做母亲的感觉。”
■终于找到你!
李静芝的寻子之路,也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开始后,公安部将毛寅被拐案列为督办案件,组织陕西等地公安机关全力侦办,查找解救被拐人员。
按照部署,西安市公安局对该案提级侦办,成立专案组,并坚持案件不破专案组不撤,先后组织民警辗转13个省市核查相关线索,查找被拐人员。
2020年4月底,西安警方对13个省市进行排查,最终获取一个关键线索:一四川绵阳人多年前曾花6000元收养了一个西安儿童。警方立即对疑似对象进行筛选摸排,发现四川男子顾某宁与李静芝的儿子高度相似。随即,专案组民警前往四川进行核查,在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经DNA对比确认,该男子就是32年前李静芝被拐的儿子毛寅。
5月18日,上午,李静芝给毛寅收拾出一个房间,放上毛寅的照片,并找出毛寅小时候的衣服,在房间里布置好气球、拉花,等待儿子归家。
李静芝还特意烫了头发,穿上了最喜欢的一条裙子,配上一件红色的罩衫,穿上红色的高跟鞋,带上毛寅的照片、寻找毛寅的视频和寻人启事,以及毛寅失踪前骑的小三轮车:“嘉嘉两岁的时候就给他买了小车,孩子丢了,但这辆车一直给他留着。”
5月18日,下午,西安市公安局院内。60岁的李静芝和走失了32年的儿子毛寅终于相见。当门打开的那一刻,儿子毛寅冲了出来,大喊了一声“妈!”李静芝冲上前与儿子相拥。这声“妈”,这个拥抱等了32年,11528天。这个拥抱整整4分钟,母子泣不成声……
■第一是预防 第二是打击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李静芝这么幸运,时隔32年还能找回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像李静芝一样坚持了整整32年,直到找回自己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丢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李静芝花费了半生,才让孩子回到自己的怀里,但却有很多寻子的家庭,已经与孩子无缘再聚了。
近年来,拐卖、拐骗儿童发案率较高,导致很多家庭骨肉分离。那么,要如何预防孩子被拐?人贩子诱拐幼儿的花招又有哪些?家长该注意哪些问题?幼儿应该怎么自我保护?
7月10日,在采访中,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红庙坡派出所刑侦副所长罗少平告诉记者,在各地公安侦破的拐卖、拐骗儿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常用的伎俩为:伪装成医护人员进入妇产科,盗走新生儿;以玩具和食品为手段对幼儿进行诱骗;以带小朋友玩为借口进行诱骗;以请小朋友帮忙、带路为借口进行诱骗;以带小朋友找爸爸、妈妈为借口进行诱骗;以受父母之托接孩子回家为借口诱骗;趁家人不注意或短暂离开时将孩子抱走;以武力、麻醉的手段将孩子强行抱走等。
作为孩子,应注意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零食,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说辞。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出门在外不要跑远、不要落单。要牢记父母的姓名、电话和家庭住址。如果外出与父母走散,不要乱跑,最好是原地等待,如果附近有警察岗亭可以向警务人员求助。如果有人用暴力的方式强行带走时,要大声呼救,并向人多的地方跑。
对于家长而言,罗少平强调,一定要让孩子背熟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者被拐时,应找警察或者拨打110。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让孩子在视线范围内。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尽量不要留孩子独自在家。
案件发生后,就算是成功侦破,对孩子及其家庭的心理创伤也难以弥补。第一位是预防,第二位才是打击。从全国发生的拐卖案件情况看,陌生人实施拐卖仍占多数,因此培养儿童自我防范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暑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