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保山
“做股东分红利高兴迁新居住新房乐意”,这是宝鸡市麟游县铁炉沟村53岁的贫困户甄平在搬迁的新房大门上,自拟的一副新春联,说出了贫困户对党的扶贫政策的由衷称赞,道出了对省委政法委及驻村扶贫干部的真情谢意。
麟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铁炉沟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达96户261人,贫困发生率高居30.7%,脱贫任务艰巨。五年来,在“两联一包”包扶单位陕西省委政法委的大力帮扶下,铁炉沟村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村整体脱贫,摘掉了贫穷帽子,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扑下身子来扶贫
2014年7月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铁炉沟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省委政法委成立机关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扶贫工作联络员,并由副厅级干部姜苏具体牵头负责机关扶贫工作。省委政法委先后选派多名处级干部挂职担任麟游县扶贫副县长,选派年轻干部李军、处级干部赵广和、唐战伟担任铁炉沟村第一书记,先后选派委机关年轻干部驻村扶贫。
省委政法委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职责,每年召开麟游县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团联席会3次以上,真帮实扶促脱贫。驻村扶贫干部对全村逐户走访了解摸底,为贫困户家庭建档立卡,结合每户贫困家庭实际困难及致贫原因,形成了《铁炉沟村“一户一策”明细表》,为精准扶贫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省委政法委结合铁炉沟村实际,委托西安工程大学编制了《九成宫镇铁炉沟村扶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铁炉沟村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罗和平感慨地说,几年来,省委政法委真情帮扶我们村脱贫致富,为村上争取回来项目和资金,为村子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他们和村民处成一家人,吃住在一起,把脸晒黑咧、身子累瘦咧,咱山里的老百姓很感谢他们,谁都不会忘记。
“三变”增收促脱贫
省委政法委结合铁炉沟村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欠缺的现状,决定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放在帮扶的首位,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移民新村,体现“布局新颖、户型各异、经济实用、美观大气”的独特风格,该设计方案获省住建厅特色民居设计三等奖。他们先后分二期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共解决住房困难群众76户272人,其中一期搬迁点有50户176人,已于2017年全部入住,2018年二期搬迁点26户96人全部入住。
近年来,省委政法委和驻村扶贫干部积极主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修补通村道路12公里,硬化村组街道64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3盏,新建村部两层平房14间316平方米,建成幸福院、卫生室、村史馆11间230平方米,建成百姓舞台1处、小游园2处,修建污水处理设施1处、排水管道3000米。省委政法委协调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650万元,为铁炉沟村平整坡地农田5000余亩,争取资金220万元,治理河道250米,建设景观湖面7处,争取投资328.2万元,建成人饮工程1处。
驻村第一书记赵广和和唐战伟先后认真指导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推动实施“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组织+企业+贫困户”党建引领促脱贫模式,帮助成立了村一级的股份制合作社,实现分红,引导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一定实效,贫困户真正享受到了见利分红。省委政法委协调引进陕西黑萨牧业有限公司,在铁炉沟建成现代化肉羊养殖示范园区,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畜牧养殖,同时依靠种植玉米等作物向企业提供饲草增收。驻村干部通过“企业+农户”模式,种植中药材1280亩、干杂果900余亩、土豆220亩,引导发展农户家庭养殖产业,养猪280余头、养牛230余头、养羊3000余只、养鸡1000余只。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共有41家贫困户在内的108家农户共2000余亩耕地得到流转,既增加了群众土地流转方面的租金收入,又增加了务工就业、创业方面的收入。依托生态优势,全村还开办农家乐及农家宾馆20户,村上建成鱼塘垂钓、环山步道、窑洞宾馆和山顶凉亭等旅游项目,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为民办事助脱贫
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你记在心上。省委政法委创新教育扶贫模式,为铁炉沟村引进教育扶贫慈善款300余万元,于2018年在继续落实向全村117名在读学生发放21.14万元的基础上,积极将该善款覆盖面扩大到九成宫镇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在校大学生,向符合条件的100余人发放了50余万元,扩大了政策的受益面。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铁炉沟村卫生室建成后,驻村第一书记赵广和、唐战伟协调省委政法委机关,用党费10余万元捐助购买了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并协调省级卫生部门建成了远程视频会诊系统,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看病就医,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长黄超协调20万元用以解决村级债务,协调有关部门推进资金落实到位。省委政法委从省妇联争取困难妇女救助项目,落实了全村13个家庭极度困难妇女的救助资金19500元,每户发放了1500元。省委政法委机关扶贫办和机关党委,协调有关社会企业,为铁炉沟村爱心超市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法律书籍。
省委政法委和驻村扶贫干部把扶智扶志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成立“农民夜校”,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种养殖、烹饪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受益群众达到100余人。他们积极开展以“勤劳致富脱贫光荣”为主题的扶志点评活动,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点评,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指导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推动落实“四议两公开”,依托从事政法工作优势,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指导村“两委”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农村“红黑榜”“一约五会”的作用,开展村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
经过省委政法委历任扶贫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及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铁炉沟村2016年和2017年脱贫28户85人,2018年底,脱贫59户164人,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以来脱贫户数和人数最多的一年,全村的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0.7%下降到0.82%。2019年初,经各级评估验收,按照贫困村退出的七条标准,“村退出”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铁炉沟村有史以来实现了整村退出“摘帽”目标。省委政法委对铁炉沟的帮扶工作受到了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通报表彰。在省委、省政府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结果通报中,省委政法委位列第一梯队的22个省直单位之一;被宝鸡市、麟游县分别评为2018年度“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和“社会扶贫先进单位”。扶贫干部李汉生被评为省级优秀等次挂职扶贫副县长,赵广和被评为宝鸡市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省委政法委助推铁炉沟村摘掉了贫穷帽子,打造出了麟游县脱贫致富第一村的品牌。